江汉风报道:新农人培育,结出累累硕果。记者从荆州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荆州市已有55名农民技术员成功评上高级职称。其中在2024年度“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活动中,荆州市8名新农人获得高级职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12月12日,2024年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评审会在恩施州举办。来自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的82名农民技术人员参加现场评审,通过参评人员业绩展示、面试答辩等方式,最终,65名农民技术人员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农民职称评审,证小意义大。
12月18日至19日,“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会在荆州举行,来自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的58名农民技术人员参加评审。农民技术人才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石和支撑,也是乡村振兴中最关键、最活跃、最紧缺的要素。
极目新闻记者 周治涛通讯员 楚仁轩 许巧冬日的早晨,白霜如同薄纱般铺在江汉平原广袤的田野。在江汉平原腹地的湖北省监利市周老嘴镇双桥村,41岁的农民肖繁一大早就来到田埂上,操作他的农用无人机巡查已经出苗的油菜。
视频:2024荆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开班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孙鹏飞)12月25日,由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长江大学农学院共同举办的2024年荆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训(粮油稳产保供——青年农民及女农民班)开班。
视频:“宜荆荆恩”区域农民开始评技术人员高级职称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李倩倩)12月18日至19日,“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务评审会在荆州举行。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一丹,市政协副主席黄星出席启动仪式。李一丹指出,职称评审是推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记者昨从市人社局获悉,近期,我市24名“新农人”分批通过职称公示期,将获高、中、初级职称。去年12月,2023年“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会在荆州举行,来自“宜荆荆恩”区域的58名农民技术人员参加评审。
2020年9月30日,国家林草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于豚鼠等19种野生动物,《通知》规定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但允许用于药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养殖。
肖繁在田间操作农用无人机 受访者供图极目新闻记者周治涛 通讯员楚仁轩 许巧冬日的早晨,白霜如纱,在江汉平原腹地的湖北省监利市周老嘴镇双桥村,41岁农民肖繁一大早就来到田埂上,操作他的农用无人机巡查已经出苗的油菜。
来源:【人民日报】“1.2万亩田,马上就能全部种完。我们种的是优质稻种,稻米价格能比普通水稻高不少。”烈日下,湖北省监利市金草帽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祖清正组织农机手插秧。“合作社社会化服务面积近8万亩,全程机插机收、无人机施肥撒药,现在种粮,真是越来越现代化!”周祖清感叹。
视频:“新农人”黄玉珍的甜蜜事业荆州新闻网消息:大家都知道三湖管理区盛产黄桃,当地不少乡亲都在种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江陵县三湖管理区的新农人黄玉珍,她从电商销售黄桃转变为自己种植,用十年时间将销量翻了近40倍。
近日,石首市曾威家庭农场内机声隆隆,一台旋耕机正在田野里进行机耕田作业,为今年的播种做足准备。驾驶舱内,全神贯注的驾驶员正是农场的负责人——曾威。走南闯北,点燃90后的兴农梦曾威,一位1991年出生的年轻农机手,却积累了长达15年的农机操作经验。
视频:王勇 返乡创业“新农人” 全心逐梦新农村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 彭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越来越多新农人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回到家乡,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并造福家乡,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在松滋市卸甲坪乡卸甲坪村,41岁的王勇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湖北省“宜荆荆恩”区域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试点城市之一,荆门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专业化、知识化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才标杆,让农民技术人才在广阔的田野上大展身手,引领农村农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