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德江县围绕大扶贫战略行动计划,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重大抓手,积极探索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引导贫困群众搬迁至大龙经济开发区,实现挪一个位子、获得一套好房子、拥有一条致富好路子、奖励一匝搬迁票子、全家一起教育好孩子。计划三年内,搬迁23000人至大龙经济开发区。
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为保障德江县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至大龙开发区的群众过上幸福祥和的节日。德江县委书记商友江,副县长、县移民局局长张文率队到承接安置点大德新区、德龙新区走访慰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家中。
德江县龙泉乡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工程开工仪式在该乡文新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隆重举行。开工仪式现场仪式强调,抓好精准扶贫这第一民生工程,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关于“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讲话精神,是解决好贫困群众“怎么扶”的问题。
德江县玉水街道易地搬迁扶贫楠木园安置点上的三期工程,依旧一片繁忙。去年4月搬入安置点的罗君用来自省级极贫乡镇——桶井乡郑家村郑家坳组,每次出门经过安置点施工现场时,心里都充满喜悦和期盼,因为数月后,眼前繁忙的工地将变成社区医院、幼儿园和休闲广场。
今年11月以来,为了增强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信心和决心,德江县连续多次派遣考察团到开发区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并与开发区联合成立相应的搬迁领导工作小组,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搬迁方案,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至大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GZW.NET讯:(通讯员 马仕波)易地扶贫搬迁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为全面确保2016年106户491人的搬迁对象能搬得出来、住得进去,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根本问题,该乡多举措抓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
今年来,高山镇紧紧围绕“生活有家园、就业有门路、生存有保障”的目标,按照省、市搬迁要求和模式,突出山地特色,力求建设成为“东有梵净山、西有洋山河”旅游、购、娱等为一体的扶贫搬迁的现代小城镇综合体。 一是高起点规划。
7月30日,晴。今天是农历六月廿五,万年历显示,这是结婚搬家的黄道吉日。一大早,49岁的丁旭军就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客厅里摆上方桌,桌上摆了李子、瓜子等待客之物。今天不仅是他家,还是平原镇台头村地灾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其他17户搬迁群众的乔迁之喜。
“徐大煜书记,带上你的小分队,送阴忠强老人家上车,他行动不便。”“杜小东队长:带上你的小分队,来帮阴成光户拆除‘板壁’,他家‘板壁’还要用。”“刘祖洪队长、郑波主任,你们小分队来黄朝能家帮忙,打米机太重了。注意安全!
2010年以来,德江县坚持高标准规划来引领城市建设,按照“先策划、后规划、再建设”的原则,施行“南连北拓中改西扩”发展思路,以“大交通、大流通、大循环、大发展”为突破口,加快推进老城区改造和城南新区、城北新区、共和港区“一城三区”建设。高起点规划,注重提升城市竞争力。
GZW.NET讯:(通讯员 胡勇)近年来,德江县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推动教育改革,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最迫切的教育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县域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
贵州教育先贤田秋留居授学的人文渊薮、89年前红三军在此辗转战斗和发展壮大的革命佳话、黔北工委革命先辈热血铸春秋的红色故事,跌宕起伏、流传千古的悠久历史,大自然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厚重文化底蕴令人流连忘返的秀美德江,至今仍然值得世人称道、赞美和向往。
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在德江县玉水街道办事处楠木园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现场,一栋栋小高层楼房排列整齐,工人紧张有序地进行施工扫尾。移民说:这个项目停摆了半年,得到农发行的信贷支持后,项目进展快,没有停工。
德江县是中国贵州铜仁的一个下辖县,位于贵州省的东北部,铜仁市的西部,另外德江还处于黔东北地区的核心地带,地处武陵山,南和思南县接壤,西和凤岗交界,北接沿河,务川之间,国土面积2072平方公里,截止2023年2月,德江县一共有11个镇,8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344个行政村,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截止2022年,全县在籍人口55.62万人,2022年全县生生产总值为160.32亿元,2014年6月,在第五届中国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论坛授予德江“中国绿色生态天麻十强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