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黄加佳老北京有四句话:“东富西贵,南贫北贱”,“西贵”又是打哪儿论呢?北京西城王府多,皇亲国戚很多集中居住在内城西部,比如恭王府、郑王府、醇王府……到了民国,这些皇亲国戚拿不到朝廷给的俸禄,穷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倒驴不倒架。
概括起来,有三种说法:第一,东和西指老东城区和老西城区,因清末东城区多商家,西城区多王府。第二,西指老宣武区,东指老崇文区,因清制汉官非功不得居内城,故汉吏多住崇文,他们与商人暗中勾结,多成富人,而汉官多住宣武,清室为汉功臣赐第也多在此。
最近石家庄翟东小区父母的老房子拆迁,让我想起2004年参加北京菜市口区域旧城改造拆迁动员的往事。北京的胡同听起来很美,实际上大部分环境脏乱差,市政设施不完备,乱搭乱建严重,冬冷夏热,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尤其是南城的胡同更甚。
京腔京韵自多情,要说在北京这地界儿能够扎下根儿,并枝繁叶茂,历经百年仍旧拥有着“群众基础”的艺术形式,可谓都有自己的“硬”功夫。曾几何时,认为鼓书小曲这一表演形式本就是北京市井的产物,那接地气的唱词儿,从生活里来到生活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