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巩义青龙山中,坐落着一座意义非凡的寺庙——慈云寺。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天竺高僧摄摩腾与竺法兰应汉明帝之邀来到中国,传承佛理。当时中国尚无佛寺,汉家天子将两位高僧安顿在洛阳的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
郑州文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东大街路北,始建于东汉,是中国现存第二古老的孔庙,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郑州文庙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千百年来,郑州文庙几经兴毁。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年),文庙得到重建。明、清两代,又经多次重修。
2016年06月07日,河南省郑州市,2016年高考的第一天,上午10点,不少考生家长来到郑州文庙为考场上的孩子祈福,他们上香祭拜“万世师表”孔子,并在许愿树上系红色祈福飘带,祈愿考场上的孩子能够发挥出色金榜题名。
郑州庙多,多数已不存,留下成地名见证。很多学校(现在抢破头的学区房那个学区学校)都曾经是个小庙而来,冯玉祥两次主政河南,爱好拆庙变学校。郑州晚晴民国十景之一的海滩寺(海寺钟声)、三官庙(建设西路那个,现在还是地名。部分拆后在碧沙岗)等知名大庙都是这时候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