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是为人子女和父母达成的最基本的“共识”。”当母亲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辛苦和“一朝分娩”的痛苦之后,才将我们带来了这个世界上,内心里,我们对于父母是十分感激的。
李玫瑾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她在犯罪心理以及幼儿心理方面有着很大的权威,虽然主攻专业并不是育儿,但是通过长期对犯罪心理的研究,让他发现这些烦人的犯罪心理都是受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导致的,因此她才开始进军育儿领域,并获得了不错的成就。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与关心,没有什么比这更为重要。有的家长很纳闷,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长大后却跟自己不亲,这时就需要反思一下了。假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能从父母那里获得一种安全与稳定的感觉,那么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
李玫瑾教授说: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有儿子的,千万不要百依百顺,很多逆子都是宠出来的。深以为然。家有儿子,就是让他从小多吃苦,要从小去锻炼他有担当,能独立自主,能吃苦。对儿子百依百顺,养出来的儿子,很容易成逆子了。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专家她立足于40年研究基础,揭示出:社会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关键在早年,早年的重点在家庭。以下,就是李玫瑾教授从屡上报端的罪案中,总结出的关键观点: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会滞后反应,因此,人的心理特征与早期抚养有密切的关系。
父母都怕孩子长大之后会走歪路,所以从小严厉的管教孩子,但是有些家长管得就太宽了,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该管的时候管,不该管的时候就该放手。”李玫瑾教授就曾说过:对孩子要“两不管三不惯”,娃将来能少走很多弯路,那到底是哪2不管3不惯?下面我带大家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