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公平公正交易,确保消费者及时发现、纠正和投诉“短斤少两”现象,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9月6日,临沂市莒南县市场监管局在滨海、富源、富民、黄海等20处农贸市场和农村集市开展“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活动。
来源:工人日报 “‘手机变砝码’,以后买东西再也不用担心‘鬼秤’了”——据5月21日《工人日报》报道,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遇到商家使用电子秤称量商品时,会选择将手机直接放上去当场测试,观察电子秤显示的重量是否与自己手机重量相符,从而快速、准确地通过误差多寡初步判断是否遭遇
“手机变砝码” 一眼识“鬼秤”?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回应:鼓励!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黄颖琳“500g砝码放在电子秤上却显示630g?”“一斤65元,少了半斤,大概30多元。”……近日,各地曝出的“鬼秤”、缺斤少两问题登上热搜,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鬼秤”防不胜防?
全媒体记者 张恒 龚菡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再买东西的时候,都怕会遇到商家缺斤少两的行为。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容易地判断商家电子秤是否准确。5月24日,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科的工作人员走进市场,教大家用自己手机来进行辨别。上午十时许,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在天中环球港内支起了桌子。
用检定过的电子天平对消费者随身携带的手机称重,然后将称重克数记录在手机上,这样一来,随身携带的手机就变成每个消费者独有的随身砝码。购物时只需要先给自己的手机称重就能够鉴别出商家所用的电子计价秤是否为“鬼秤”。
为进一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计量秩序,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在全市各区县(市)开展“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贴标签活动。活动现场,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使用检定合格、准确度高的电子天平为群众手机称重,并加贴重量标签,让手机变成“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