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刘千 通讯员 赵心在浙江大学基础医学创新研究院的第一批生物医药源头创新转化项目征集中,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杨帆教授领衔的《靶向TRPM8离子通道的环肽抑制剂开发》的研究项目团队,从百余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300万的研发资金支持。
我们都知道,化疗是肿瘤患者常用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对于步入病情中晚期患者,实施化疗十分必要。化学治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仍然存在众多的患者在接受化学后,仍然是这痛那痛,得不到缓解,熬过治疗期,这些疼痛会消失吗?
王先生是结肠癌晚期患者,已行4周期化疗,最近出现手脚麻木,严重时影响走路。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能预防或者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周围神经病变 王先生遇到的情况是化疗药物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紫衫醇类药物是肿瘤患者化疗中非常常见的药物,广泛地应用于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妇科肿瘤等领域,并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其不良反应也是备受关注,尤其是它所导致的神经毒性,困扰了大部分患者,也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质量。1.
化疗作为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手段,在挽救无数生命的同时,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一些副作用。其中,化疗后无法行走的情况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01隐患一:神经毒性一些化疗药物具有神经毒性,可能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
海报新闻记者 孙新爱 通讯员 张月华 德州报道手足综合征是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不良反应,有些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可能引起这种症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一科主任程金刚介绍,手足综合征平均发生在用药1~2个月后,按照美国NCI分级标准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1~3级。
一年多了,她四肢麻木症状异常严重,只要天气稍微凉一点,四肢麻木就加重,特别是双侧下肢,麻木、疼痛、冰凉感特别严重,就是在大夏天穿上厚厚的棉裤和几层袜子,也感受不到任何温度,脚像很多绳子勒着一样,走路没劲,也走不远,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化疗后手脚红肿、皲裂,走路又像采棉花,又像被针扎,什么原因?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又称掌趾感觉丧失性红斑综合征,是一种与化疗相关的特征性皮肤毒性反应,其发生率高达89%。主要表现为手脚麻木、疼痛和脱屑。哪些药物会引起手足综合征?
一、16岁少年意外查出骨瘤,学业被迫中断16岁的阿平是一名高二学生,平时喜欢跟同学一起打球锻炼。今年3月初,阿平总觉得自己右腿膝盖上特别疼,甚至都没办法打球了。将自己的不适告诉母亲后,母亲带着他到医院检查。
而对于化疗后骨头痛的恢复,需要考虑到2方面原因,具体如下:1、存在骨质的转移瘤或骨质的恶性肿瘤:在化疗后,若起效,骨头疼痛会逐渐缓解,可以通过影像学的判断,如果骨头的转移瘤病灶明显缩小,疼痛症状会相应有所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