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手机报讯 记者黄玉龙、见习记者钟凯报道:近期,有市民反映自己被他人冒名寄出快递的情况,还有网民表示自己收到了陌生快递,收货人姓名、电话都能对上,可自己却毫无印象。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快递数量激增,这种个人信息被泄露的现象在快递行业已不鲜见,那么个人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一个“陌生快递”、一封“感谢信”、几张刮刮乐和消费卡……近日,不少济南市民收到自己未曾购买的快递包裹,里面放有各大电商平台的回馈活动感谢信,声称只要扫码就可免费领取礼物并配送到家。有些“中奖者”在扫码并按照指示进行后续操作的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婧宜如果收到陌生快递,你会怎么办?年关将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启动“年货节”活动,快递行业迎来年货寄递高峰,这也让骗子有个可乘之机。这段时间,不少市民收到来自各大电商平台寄来的陌生快递,打开一看是购物卡和小礼物。
圆通快递“内鬼”涉泄露40万条快递客户信息,在快递业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澎湃新闻连日调查发现,快递用户遭信息泄露现象涉及的不止圆通一家,网上存在贩卖快递用户信息的“黑产”链条,可能涉及申通、德邦、EMS、韵达等多家快递公司。在贩卖快递信息链条上,不仅有专门从事这一行的“号贩子”,参与者还有做代购的商家、为商家发货的快递网点工作人员,甚至包括快递员、自称管理单号的工作人员等快递公司“内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