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印边界东、中、西近600公里的战线上,中国军队近500门重炮发出了正义的怒吼。在东段战场上,震天动地的炮火刚刚向敌纵深延伸,早已悄悄登上塞维拉河南岸的我尖刀2连——这个在1950年修筑川藏公路时率先叫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的英雄连队,在连长高友贵的率领下,如猛虎下山一般向对面的印军第7旅前沿主阵地扑了过去。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13日讯 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地雷实爆训练时,炸药包拉火管意外自燃。在即将爆炸的危急关头,为了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毅然扑向炸点,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3岁。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
海报:徐占虎作者:王韵、张硕、徐占虎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着一把军号。它长33厘米、宽10厘米,金色号身上布满了绿色的铜锈。看似普通的军号,为何会被列为馆藏一级文物?因为它是决战时刻冲锋陷阵的精神指引,更是生死关头转危为安的制胜法宝。
杜富国有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也让人看到了这位钢铁战士的赤诚之心、勇敢之心、博大之心。一身崭新的军装,一个无手的军礼,一脸坚毅的神情,“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以忠诚使命、英勇无畏的形象,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杆。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要继续弘扬‘两路’精神,养好两路,保障畅通,使川藏、青藏公路始终成为民族团结之路、西藏文明进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