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海花儿歌词中适当地运用方言,有助于青海花儿歌词意义的表述和情感的表达,也能突出其山野味和乡土味,是一举几得的绝妙手法。但在文化交流力度空前加大和打造花儿品牌的今天,须注意两点,不可过多地使用方言,尤其忌讳堆砌生僻的方言;方言使用必须趋于规范化,更不可随意或生造。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
【班玛】地名,为果洛藏族自治州属县,大部海拔3300米—4000米,面积7100平方公里,草场63.4万公顷,耕地1166.7公顷,人口3万,藏族和其他多民族聚居。经济以牧为主,河谷地带种植青稞、豌豆、蔬菜,沿河森林密布,有玛可河林场。
(续)“欢”与“欢旦”。①欢方言,a、女性漂亮、丰满、性感;b、性格开朗、活泼。花儿:“九曲的黄河嘛湾套湾,湾湾里停的是扯船;这一个尕妹子世着欢,她成了我的扯牵。”②欢旦俗称,非常漂亮、性感的女性。本指戏剧中的旦角,“嬛旦”;民间引申为性感且漂亮的女子。
【八月十五】民俗节庆,中秋节。①亲友之间送月饼,月饼从磨面、发面到选料,家家精心蒸做,讲究每一工序,一般将发面擀薄,其上涂油拌料,葱绿的香豆粉,橘黄的姜黄粉,赤艳的红曲粉,甘甜的白糖粉,然后层层卷包,外裹薄面皮,其上又巧做各种花样,上笼蒸熟。
青藏人文打造青藏地区最具影响力公众平台,旨在发扬民族特色文化 མཚོ་བོད་རིག་གནས།མི་རིགས་ཀྱི་ཁྱད་ཆོས་ལྡན་པའི་རིག་གནས་སྤེལ་ཏེ། མཚོ་བོད་མཐོ་སྒང་དུ་གསོན་ཤུགས་ལྡན་པའི་སྤྱི་བའི་འཕ
作者: 青海新闻网讯(记者 崔永焘 摄影报道)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刀子拿来头割下,不死是就这个唱法…”8月15日,“花”海争艳——2015青海文化旅游节青海传统花儿曲令展演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精彩上演。
明代成化年间的某年夏天,于庚寅年任河州卫儒学教授的山西诗人高洪在古鄯驿一带游历,他听着田野间飘荡的花儿歌声,诗兴大发,写下了花儿史上有名的《古鄯行吟》之二,其诗云“青柳垂丝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断续长”。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起源于甘肃南部的临夏,岷县等山区,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群众只要有闲暇的时间,都要漫上几句悠扬的花儿。
中国乡趣网讯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青海汉族把过春节叫“过年”。“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着壮硕的禾苗,表示庄稼丰收之意,而谷禾“一岁一枯荣”,所以“年”与“岁”的周期就基本相同了。由此可见,“年”一开始就与人们的农业生产有关,是农耕文化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