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前几天在一个微头条上发表了一个关于当年交公粮的情景,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交公粮的争论。我是一个农民,我经历过了交公粮时候的苦与难,说农民是非的人就是那些没受过那个苦的那些城二代,城三代们,你们要是经历了扛二百斤麻袋走跷板的交公粮情况就知道了当时会有多苦!
前两天,我给大家分享了一篇过去交公粮的文章,文章里主要解释了公粮是由公粮、统购粮、余粮三部分组成的情况,同时还说明了为什么农民交统购粮和余粮没有钱到手的原因,很多老农民看了这篇文章后,都表示非常认同我的说法,也很支持我说出实情,那么下面我们再接着这个话题来聊聊。
话说古代某村,有一位名叫王二的小农夫,憨厚老实,但也颇有些机智。每年到了交公粮的日子,他总是提前做好准备,将家里地里最好的粮食挑出来,精挑细选装进麻袋,准备去交给官府。这一年,村里的交粮任务格外繁重,村长催得紧,王二一大早就扛着几袋米,顶着烈日,赶往县城交公粮。
农业社往事。网上有人问你们父母交过公粮吗?网上就农民交公粮的事谈的较多,认为农民交了公粮就是为国作了贡献,就应该享受养老待遇。我不讨论养老金问题,只想回忆曾经在农业社交公粮的前前后后和在农村的劳动过程,唤起我对今日生活的无比珍惜和对过去劳动创造的无比尊重。
经过十来天的晾晒,稻子也晒得差不多了,今年收成不错,比以往多收了几百斤,大伙儿都很高兴。林二丫说道:“村里好像在统计收成!”沈静问道:“统计收成干嘛?”老李头插嘴道:“就是统计总数,然后算一下要交的公粮数,剩下的村里要留些救济粮,最后剩下的就是生产队的人按照公分分粮食!
我是老农民,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从50年代起,农民便开始交公粮。虽然大部分地区在2005年取消了交公粮,但严格来说,交公粮真正结束的时间是2006年1月1日,这一天中国废止了《农业税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