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受访者收藏的明星小卡。受访者供图 受访者在直播间下单拆包的“小马宝莉”小卡。受访者供图 继盲盒、刮刮乐之后,被称为“抽抽乐”的拆卡直播间成为直播界新宠。小小一张三寸卡片,为何如此受人追捧?拆卡风潮背后,挡不住的未成年人参与,又该如何监管?
继“盲盒”之后,“盲卡”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各大直播平台上,“直播间拆卡”以刺激的互动玩法迅速收割大批消费者,其中也不乏未成年人。为何这种盲拆稀有卡的模式有如此“吸引力”?其背后隐藏哪些套路?来听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的报道。
央广网北京11月27日消息(记者赵巍)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最近,收集卡牌成为中小学生们的热门社交方式。由于所谓的稀有卡片并不容易获得,所以,有的孩子不仅到线下商店购买卡片,还喜欢看短视频平台的拆卡视频直播并下单“拆卡”。
拆卡的风,吹进直播间。一张桌子,一个置物架,一把剪刀,各种各样的卡牌,构成了一个“拆卡直播间”。来源:小红书直播拆卡直播,其实就是直播卖卡、主播拆卡、观众围观。这个过程中,印着各类IP角色,根据卡面稀有程度分为不同等级的卡牌,便是拆卡直播间的热销商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叮叮叮”,随着一串清脆的铃铛声响起,直播间的主播兴奋地宣布:“老板太欧了,抽到了稀有卡!”在这个简易的直播间内,摆放着一张桌子和一个置物架,上面立着“未成年人禁止购买”的警示牌,手机镜头紧盯着桌面,记录着这里的一切。女主播声音甜美,继续麻利地抽卡、拆卡。
卡游,是当下中小学生群体疯狂流行的一种新型社交媒介。学生们须通过随机抽取购买的方式去集齐某主题全套动漫卡,为此他们整盒整箱购买后“拆卡”,拆到稀有卡片可在同学间花钱交易,最贵的一张卖到上万元。现在,这股“拆卡风”从线下刮到了线上。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王柯宇周末,走进杭州湖滨银泰的卡游旗舰店,你或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货架上,奥特曼卡牌、小马宝莉卡牌、名侦探柯南卡牌等上百种卡牌码得整整齐齐;不少年轻人互相展示精美的卡册,他们要做的,是和“卡友”所拥有的卡牌进行交换,最终收集到自己的“心仪卡”。
“叮叮叮”,铃铛被敲响,主播提醒开到了“稀有卡”,随即直播间气氛被推到高潮。一把剪刀,一盒卡片,一个亚克力架子,成了诸多拆卡直播间的“标配”,主播给下单玩家现场拆卡展示,就能够吸引上千人在直播间观看和消费。拆卡直播间火爆,一张小小的卡牌到底有何魅力?
近期,市场上出现一种叫做卡牌盲盒的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这类盲盒动辄几十元甚至数千元,甚至可以炒作到21万元的天价,玩法也衍生出“赌性”十足的拆卡直播间。孩子们沉迷其中,家长们很是苦恼。卡牌究竟有何魔力?天价卡牌究竟是谁在炒作?
仅15分钟,一名网友就在直播间下单200包小马宝莉卡牌,消费超1500元。继“盲盒”的火爆后,“盲卡”正在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盲卡,基于奥特曼、小马宝莉等IP而延伸出的卡牌游戏。凭借着生产厂家对卡牌等级的设置,促使消费者通过盲拆稀有卡的方式迅速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