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马佳丽)去年12月,国内多个主流电商平台开始引入“仅退款”服务,似乎将其视为电商行业的标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仅退款”服务却逐渐引发了诸多争议,许多商家对此纷纷表示不满。同时,这一服务也加剧了消费者与电商卖家之间的矛盾,“仅退款”相关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榜。
被“仅退款”的商家 为了286元跨省诉讼作者/ IT时报记者 孙永会编辑/ 郝俊慧 孙妍一场因电商平台“仅退款”规则引发的争议从年初延续至年末。“仅退款”是指在网络购物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消费者无须退货,而直接申请退款的方式。
每经记者:陈婷 每经编辑:魏官红淘系针对“仅退款”策略,还在持续动作。8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悉,1688平台将从今年9月上旬开始,严厉打击恶意“薅羊毛”和恶意“仅退款”行为,并优化“已收货仅退款”(业内称为“仅退款”)规则。
近期,广西贺州市钟山县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仅退款不退货”纠纷。案中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价值11.96元的衣物,未经店铺同意,便申请了“仅退款”并获得平台支持。商家起诉后,经法院调解,该消费者退还11.96元的货款并承担商家维权支出的800元相关费用。
今年“双十一”购物节提前开启,各大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政策受到关注。“仅退款”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售后服务,允许在特定条件下——比如购买生鲜、农产品、低单价商品,无需退货即可获得退款,从而简化售后流程,保护的是绝大多数消费者权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杨莹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近日,经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一起诈骗案宣判。被告人陈某某滥用电商平台“仅退款”服务,先后对商家“薅羊毛”获利9万元,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某电商平台的店主杨先生为了一件9.9元短袖的“仅退款”,不惜坐9个小时的动车,跨越近1300公里寻找买家。杨先生表示,一件9.9元的短袖卖出去,除去各项成本,到手的利润只有5至7毛钱。被"仅退款"后,他至少要再卖出10件,才能扳平这单的亏空。
近日,淘宝宣布将从8月9日起陆续针对“仅退款”提出一系列调整。根据新规,优质商家不会被平台主动介入要求“仅退款”。最初“仅退款”的推出,是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购物,减少在售后上和商家沟通的时间和成本,倒逼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
近日,商家关女士在电商平台卖出了一件2000多元的狐狸领羽绒服,不料买家收了退款又取走这件羽绒服,还大言不惭地说“没偷没抢”,直到警察上门才将羽绒服归还。为了“薅羊毛”,有人网上卖教程,还有“羊毛党”被商家告上了法庭。目前,电商平台正纷纷优化“仅退款”规则。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钟雨欣 实习生睢佳 北京报道当前,“仅退款”服务已经成为了国内各大电商平台的“标配”,明确消费者可在一定条件下,向商家发起只退款不退货的申请。但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部分消费者利用该机制“薅羊毛”的现象,商家承担了“钱货两空”的损失。
2024年7月26日,淘宝宣布对其“仅退款”政策进行重大优化,这一举措迅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新政策减少了对优质店铺的售后干预,赋予商家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依靠大数据和智能系统来简化退款流程,提高效率。那么,淘宝优化“仅退款”政策前后会有啥变化?淘宝又因何而优化该政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