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禅宗史上一桩有名的公案:“南泉斩猫”我们来先说说故事的主角:南泉普愿禅师。普愿禅师图普愿(748-834),俗姓王,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人。人物生平:普愿9岁时出家,投奔密县(今属河南省)大隈山大慈禅师学习禅道。他刻苦勤勉,从事劳作,手足出茧,长出冻疮,也毫不在意。
寺庙历来是佛门净土,庄严肃穆,僧人们每天打坐、诵经、吃斋、念佛,这是我们的常规印象。渐渐地这座报恩寺庙便成了流浪猫狗的救助站,很多人都把附近的流浪猫狗也送了过来,甚至于有人把自己不想养的猫狗,生病的猫狗,都偷偷扔在寺庙门口。
然而,这位53岁的僧人——智祥法师,就打破了人们对“和尚”刻板印象。智祥主持是2006年5月份来到报恩寺的,当时救了猫狗就放在寺庙里,但后来随着救助动物越来愈多,寺庙里放不下了,才去租了现在的报恩寺浦东救助基地。
2020年9月27日,一条微博悄然登上热搜,上海古寺住持收养5500只流浪猫狗。上海古寺住持?5500只流浪猫狗?这两个平常看似毫无瓜葛的存在,却因为住持几十年前一次偶然的经历,让他与流浪猫狗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喜欢猫咪可以关注下“老胡说猫”,分享养猫知识、救助故事、种草猫物,带你走进猫的世界!在前天更新了瘫痪猫吉祥的故事后,有猫友在后台问老胡,小吉祥还需要帮助吗?希望也能尽点绵薄之力。其实,相比有众人关爱的小吉祥来说,报恩寺里其他的流浪猫狗们可能更需要我们的帮助。
修觉当下境,体悟事上圆。大家好,我是张三君。原文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八,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师因东西两堂争猫儿。师遇之,白众曰:“大众道得即救取猫儿,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师便斩之。赵州自外归,师举前语示之。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师曰:“子若在,即救得猫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