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的东莞划区方案是画六个区,但是这六个区和现实意义上的六个区的区别确实很大。划区的名字如果和现在地名差距太大,也会使得东莞变成一个让人陌生的城市。聊湾区看世界判断这六个区的划分方案并不科学合理,最起码没有和现在的地名实现良好的连接和匹配。
日前,石排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2023年石排的发展成果,并对2024年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动员全镇上下团结奋进、拼搏苦干,全面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石排样本”,为东莞在全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中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在东莞,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412.48 万辆、机动车泊位约为212.46万个,城区、水乡片区泊车总体供需矛盾不突出。但从配建情况来看,东莞路内泊位占总泊位17.0%,远高于国家相关规定的8%,路内、路外停车泊位供给比例出现“倒挂”。
《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本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作为东莞市首部“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整体谋划面向2035年中长期发展的空间战略蓝图。1月26日上午,东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规划》编制背景、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特色。
“滨海湾新区今年会把‘科技招商’作为重点,继续招引长三角、港澳地区以及德国、日本等科创资源密集国家的优质企业落地。目前交椅湾板块建设基本成型,重心将转移到招商上。此外,占地2100亩的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将于2026年建成招生。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复制推广第三批基层改革创新经验的通知》(下称《通知》),将新一批12项改革经验面向全省或珠三角九市进行推广,其中“创新产业土地盘活连片整备开发机制”经验上榜。
目前,《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对外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作为国家规划体系改革后东莞第一部覆盖全域全要素的“多规合一”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大湾区区域格局变化,谋划东莞未来15年的空间发展蓝图,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与空间保障。
截至2024年11月,我国共有293个地级市,只有4个不设区县,其中东莞市、中山市均位于广东省。同时,东莞、中山,也都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高速发展的“广东四小虎”之一,可以说,东莞、中山很多方面是类似的,就连面积差距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