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充《论衡“》中说“司南之构,投之于地,其抵指南”,是早期对司南比较清楚的描述。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自制指南针】实验原理:这是因为绣花针是一种金属,在磁铁上打磨过后,就带有一定的磁性,会出现南北两个磁极。磁极不相同的互相吸引,磁极相同的互相排斥。其实我们的地球也是一个大磁场,有南北两个磁极,会影响到地球的每个角落。所以打磨后的绣花针会根据地球磁场,调整方向,指向南北。
中国首先发明指南针,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我国最早的指南针是战国时期的司南,它看起来像一个勺子加上一个方形的盘,勺子的柄总是指向南方,而勺子底下是磁铁,我们都知道磁铁有个特性,就是总是指向南方或者北方,所以人们呢,用它指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