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约1.5厘米长的留置针软管在陕西榆林一名患儿体内留置5年多,经一次手术仍未取出。因一直未做医疗事故鉴定,事故原因不明,涉事的陕西省榆林市星元医院在这起事故中存在哪些过失,是否应对患儿的人身损害担责、要承担多少责任,均未厘清。
如何拆除这个隐患“炸弹”,急需一套清晰明确的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机制今年6月20日,榆林一患儿体内留存五年的留置针软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取出。五年前,当时5个月大的患儿在榆林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就医,护士在拔除留置针时操作不当,致留置针前端软管断裂在孩子头部血管中。
新京报讯(记者刘思维)陕西省榆林市一患儿体内留置针软管5年多未取出一事有新进展。新京报记者获悉,5月16日中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到榆林为患儿会诊,专家提出,为防止手术中软管漂移,可在术前定位后将其固定,再开刀取出。
新京报讯(记者刘思维)6月20日17时许,陕西榆林一患儿体内留存五年的留置针软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取出。五年前,当时5个月大的患儿小白在榆林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就医,护士在拔除留置针时操作不当,致留置针前端软管断裂在小白头部血管中。
埋在小白体内五年的“炸弹”被取出来了。那是一截18毫米长、牙签粗细的透明塑料导管,带着一点血迹,被医生放在一块纱布上。手术室外,小白父母看到它的时候,五年来的焦虑和不确定被集中引爆,夫妻俩如释重负,喜极而泣。这颗“炸弹”是一截静脉留置针导管。
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李子骄 记者 朱晓冲 报道5月29日,留在江西赣州洪女士儿子体内的滞留针软管终于在北京儿童医院被成功取出,洪女士一家悬着的心终于平安落地。8月12日,洪女士向海报新闻记者讲述了自己儿子体内滞留针软管的治疗经过。
今年6月20日,榆林一患儿体内留存五年的留置针软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取出。五年前,当时5个月大的患儿在榆林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就医,护士在拔除留置针时操作不当,致留置针前端软管断裂在孩子头部血管中。
有一种治疗叫'灌肠',也有家长把这个叫'打屁股针'。作为儿科医生,都听说过这种方法,作为孩子的家长更不用说了。家长喜欢这种治疗,是因为让孩子免除了打针吃药的痛苦。但看似很美好,其实很恐怖。先说灌肠治疗想法的美好想法是通过肠道吸收药物,而孩子又不用打针或吃药就把病治好了。
近日,河南郑州,一女子觉得自己肤色差、便秘。为排毒养生,网购灌肠设备在家操作,导致自身水中毒,四肢抽搐,无法唤醒。据亲友王女士表示,阿姨今年50多岁了,平常很喜欢养生,因为自己肤色差加上便秘,就想着清肠排毒。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为了手术、分娩更顺利,都会进行灌肠这种肠道准备。但很多孕妈并不了解灌肠的过程,灌肠到底痛不痛?灌肠有哪些注意事项?灌肠的作用通过灌肠,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来源:【红星新闻网】今年6月20日,榆林一患儿体内留存五年的留置针软管,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经手术取出。五年前,当时5个月大的患儿在榆林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就医,护士在拔除留置针时操作不当,致留置针前端软管断裂在孩子头部血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