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晚,习近平主席夫妇为来华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此次宴会以陕西特色美食款待中亚五国贵宾,展现中国的待客之道和文化魅力。在菜单中还有一道由中亚国家的厨师团队制作的菜肴,一起跟随“大国外交最前线”的镜头去看看吧!
据柬媒消息,2月7日,副首相兼外交部部长巴速坤建议,以柬埔寨美食招待外国贵宾。巴速坤在当天的“2021-2023年经济外交进展”研讨会上说,我们要鼓励各个部门、私企或机构等,以高棉美食招待外国嘉宾,提高柬埔寨美食的知名度。
#文章首发挑战赛#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秉持着“民以食为天”的信念,不仅重视煎炒烹炸等各类烹饪技艺,更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了丰富多彩的菜系。这一传统在国外的华人身上得以延续,他们将中餐引入国际舞台,中餐馆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8月20日刊登一篇文章,摘自纽约大学教授法比奥·帕拉塞科利撰写的《美食本土主义:食物、身份与政治》一书,题为《各国如何用美食赢得朋友和增加影响力》,全文摘编如下:西班牙驻美大使前官邸宽敞的一层大厅里人头攒动,四周墙壁上,艺术感十足的大幅彩色图片展示着各种西班牙食材和特色菜品,揭示了此次活动的主题:西班牙美食。
在今年十月刚刚举行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议上,人们除了关注各个参会的领导人之外,也对我国的接待和安排事务产生了非常浓烈的好奇心。其实,现代外交场合中,各个国家拟定的国宴菜单与人们想象当中的国宴一直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地大物博,各个省份的美食数不胜数,八大菜系,十大烹饪手法,和食物相关的文化成千论万。单是口味之争,就能让吃货们大吵两天,甜、咸粽子,甜、咸豆腐脑等话题,几乎是每年吵架的“必备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