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近期很火爆的3D技术都很感兴趣,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最多的3D技术就是在电影院中观看3D电影,逼真的效果令众多观众印象深刻。3D电影往往都是大成本大制作的产物,那么我们能否将3D技术生活化呢?从最简单的照片开始,如何让一张照片变的与众不同。
我们在拍摄照片时,如果镜头距离前景很近的话,把焦点对在前景上,那么画面的远景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虚化效果。相反,如果你把焦点对在远景,那么近景也会是虚的。如何拍摄一张从近到远都清晰的照片呢,景深合成这个功能可以帮你实现。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解读。
斑蝥 据记载,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1050-1106)亦因曾服用斑蟊而有损健康。1572年,法国外科学医生巴雷(Ambroise Paré)曾记录了一位男子服用一定份量的荨麻(nettle)和斑蟊后,出现一种“最可怕的淫乱症”。
上月底,奥林巴斯的E-M1的最新固件得以发布,版本号为4.0,这也是E-M1自发布以来第三次获得较大程度的更新。--------在这个最新的固件中,奥林巴斯不仅为E-M1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拍摄表现,还进一步追加了不少功能,简直让用户有一种换了新机器的感觉。
尼康D850发布时称增加了一个焦点变化的功能,新机Z6、Z7也有此功能,富士更新固件的T2和新机T3也有此功能,其实老机器也可实现焦点变化堆栈景深合成:实战焦点变化景深合成操作图解:1、照片准备:我没有上述具有焦点变化和焦点包围功能的新机,新机如何设置请高人指教。
一.滤镜美得逆天类1.Instagram提到美美的滤镜,应该一般会想到这个,可以说是iPhone上最负盛名的社会照片分享社交平台,虽然翻墙很麻烦,最近也被新秀vsco抢了不少风头,但是作为滤镜类始祖,还是首先要推下它。2.VSCO Cam那么就提提最近很火的这货,滤镜很美貌,嗯。
景深的变化能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让画面层次感骤升,是摄影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在拍摄中近景人像或是一些静物时,我们常会利用浅景深的方式来模糊被摄体前后的景物,藉以凸显主体的强度。以往追求景深,我们往往需要依靠沉重的单反实现,且还需要量度好主体与背景的位置,二者缺一就会功亏一篑。
本人摄影背景小介绍:高中开始玩凤凰、理光135,大学入了全画幅,上课混到摄影系,听的摄影课比本专业还多,后来有幸被GettyImage签为摄影师,摄影虽与本职工作无关,但多年来入坑不可自拔,照片好不好没法自己讲,但是也偶尔能出几张自己满意的皂片,足矣。
摄影中,浅浅的景深总是让人喜欢,但是微距摄影中时常会出现景深过度的情况。一只眼睛十分锐利的蜻蜓结果翅膀与身体已经开始虚化的问题也时常出现,本专题课堂教你用后期一招解决问题。将不同图像的几个部分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摄影发明早期就有应用,当时人们把几张底片印在同一张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