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7:00,在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青浦实验”的开创者、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顾泠沅受邀作大会报告,介绍在上海持续开展45年的数学教改的实验成果。他是时隔41年,继华罗庚后中国学者第二次在这个大会作报告,向世界展示基础数学教育“中国经验”。
今日,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齐聚清河,参加清河实验学校六十周年教育教学成果展暨“浙派教育百家·百校百课”研讨会活动,共同探讨高质量生态育人视域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所学的500余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开幕式及分论坛活动。这是一场教育智慧交融的思想盛宴。
编者按近日,有媒体以《美国都是快乐教育?不!》为题,报道美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诸如“择校、应试、家长焦虑”等鲜为人知的事实。一直以来,在一些国人心中隐藏着一种潜在逻辑,那就是“国外的教育比中国好”“国外的孩子比中国孩子学习轻松快乐”。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的基础教育不如国外。
今年上海书展期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一套书,三十年”《上海教育丛书典藏版:综合卷》首发。作为上海教育改革成果的见证与结晶,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书不仅是一部教育领域的经典,更是上海教育改革一个新的里程碑,将继续影响和启迪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探索与传承永无止境。
70年间薪火相传,华东师大丽娃河畔走出代代名师。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在《大学教育》一书中回答了“什么是大学”:大学是教育制度发展的最高阶段,大学是人类智慧探索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最高努力,因此大学的理想就表达着人类的最高理想。
校本研修是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逐渐为人关注的工作载体,但其朴素形态早就存在于学校实践中。之所以进一步被强调和关注,是因为它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校本研修的价值是着力在学校层面构建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