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型机器人可能在(未来)三年左右进入家庭,能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未来)五年左右进入家庭。”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相关访谈一经播出,旋即引来广泛关注。关注背后,是迅速崛起的需求。
面对巨大的养老人力资源需求,除了人才队伍建设,机器人、智能设备也不断涌现。陪伴、康复、护理……这些原本由人来进行的养老工作,现在,越来越多地有“机器人”参与进来。这些机器人好使吗?企业研发到什么程度?老人、养老院、护理员使用后的反馈怎么样?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地走访。
文/汪俐辰试想一个场景,在未来某一天,机器人不只能扫地、扭秧歌,还能给你养老!心不心动?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编者的话: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纷纷为养老机器人这一前沿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养老机器人的用途在哪?
据报道,日本的东京新富养老院引进了20种机器人来照顾老人,包括指导体操训练、配合康复训练等多款机器人。日本政府希望这里能够成为充分利用本国机器人技术的典范,以应对老年人口膨胀和劳动力日益减少的问题。在日本,人们大多数对此持肯定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