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档案】沈志远(1902—1965),马克思主义学者。原名会春,浙江萧山(今杭州市萧山区)钱清镇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底被党组织派往苏联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在共产国际参与翻译工作。1931年底回国,曾在上海暨南大学、北平大学、西北联大等校任教。
沈志远,浙江萧山(今杭州市萧山区)钱清镇人,中国早期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先行者,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过程中的卓越传播者。沈志远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上海暨南大学任教、参加救国会,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
195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正式召开。233名著名专家学者当选为四个学部的学部委员,四个学部分别为: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其主任分别由吴有训、竺可桢、严济慈、郭沫若担任。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随着《我的祖国》的歌声响起,相信大家脑海里马上会浮现电影《上甘岭》里的经典画面。王兰在电影中唱歌的剧照。电影《上甘岭》片段。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8月,周恩来要求香港分局“护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据统计,从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共有20多批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乘船北上。
四十年后的2022年11月13日,作家苏虹向上海这座他热爱的城市献上了一份厚礼——由他构思创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海上晨钟》在上海历史博物馆举行了研讨会和首发式。《海上晨钟》描绘了民族品牌新谊药厂的百年画卷。
新华网2014-12-24 11:11:10关露和养女(资料图)本文摘自《上一站民国:民国娘们儿》,红色玫瑰 著,新星出版社,2011年5月她是民国期间的“人造美女”,做过鼻子的垫高手术,被苏青讽刺为“人造美女”;她是和张爱玲齐名的才女,电影《十字街头》中那首脍炙人口的“春天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