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为什么国军在天津仅仅坚持29个小时?1948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包围由中华民国国军驻防的河北省张家口,平津战役爆发。当然是有原因的。我们一点点来看。第一, 必败的战役往往坚持不了多久。
在打淮海战役的时候,平津战役就已经在筹备当中了,如果仅就华北地区国共双方的兵力而言,我方还没有达到可以与国民党决战的实力,但是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东北野战军入关成为可能,如果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入关,华北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实力将会发生转变。
引言:众所周知,解放战争中对中国革命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有三个,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此战以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解放军历时29小时攻克天津,之后兵不血刃和平解放北平,使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完好无损的回到人民手中,历史意义重大。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48年年底,百万东北野战军入关,联合华北野战部队发动了平津战役。平津战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解放了北京、天津等地,也是全国解放前的最后一大战役。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共100万大军,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解放了北平、天津在内的华北大片地区。
他虽在石家庄平山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却掌控着瞬息万变的战场,眼观全局,对全国局势了然于胸,提出的“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作战原则既综合了平津前线的特点、敌我双方情况,又切合了战役发展态势,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在作战计划上经历了从“先取塘沽,后攻天津”到暂停攻打塘沽、改打天津的决策转变。按照中央军委平津战役作战方针,对北平、天津、塘沽是采取“隔而不围”的部署原则;对新保安、张家口的国民党军则实施“围而不打”。
平津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平津战役实录》向您披露,那座丰碑背后一段段珍闻秘事,一幕幕内情实况,国共两党两军惊心动魂的大搏杀,震撼世界的大决战,关系中国历史命运的64天,人民解放军一役歼灭、改编敌军5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