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0日讯(记者 鲁融冰 刘蓉 通讯员 向波)今天,在中联重科常德塔机智能工厂,最新下线的全球最大塔机R20000-720一展王者风采,在静载起升状态下成功起吊900吨重物,达到产品设计最大起重量1.25倍,赢得现场阵阵欢呼喝彩。
(TATYANA ZENKOVICH/东方IC) 中国网5月28日讯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015年5月27日,白俄罗斯明斯克,白俄罗斯大力士Kirill Shimko成功将一个重达118吨的塔吊拖出了1.43米的距离。
在孙良帅看来,塔吊这份工作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项艺术。他需要根据风速、建筑物的高度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每一次吊装都像是在绘制一幅精密的图纸,不容有失。“多干多练熟能生巧,不断优化流程,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他的这一套理念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视频剪辑 马清妮通讯员 王旭 曹天书 曾宏倩9月12日,由湖北省住建厅、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和团省委联合主办的2023年湖北省暨武汉都市圈建筑起重机械吊装技能竞赛在武汉拉开序幕,由各市州推荐的20支队伍、100名精兵强将角逐个人及团体奖项。
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一代工程机械”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正在“工程机械之都”长沙举行,共有来自全球的1500家企业参展,超过2万件各类产品参与展览。与此同时,在湘江新区的中联智慧产业城,一场盛会同样引动人潮,全球观众和大国重器竞相云集。
北京建工三建公司机械管理员王超的颧骨处有一道清晰的分界线,眼睛以下的皮肤被晒成黝亮的古铜色,这是他常年戴着安全帽从事户外塔吊作业留下的印记。今年,他被选树为第三届“北京大工匠”,荣誉背后是日积月累的勤学苦练和坚守责任的无悔付出。
大象新闻记者 安芳 赵全堂 赵北塔吊高手来竞技切磋比拼争第一试问技术哪家强9月19日至21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起重驾驶员)决赛在洛阳成功举办。来自全省住建系统的20支代表队、60名选手在赛场上展开了一场精彩角逐。
极目新闻记者 卢成汉视频剪辑 卢成汉通讯员 潘雪梅在高27米的塔吊上,吊起盛有1立方米水的水箱,几乎没有水溢出;在杆道内运行,碰不到杆子。9月13日,2023年湖北省暨武汉都市圈建筑起重机械吊装技能竞赛在武汉圆满收官,3名身怀绝技的选手分获前三名。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6日讯(记者龚萍 通讯员王淑芹)满满一桶水20米高空随大臂旋转180°,精准落地滴水不洒。5日,中建福地星城二期项目工地举行一场空中绝活“大比拼”,项目上的塔吊司机班组全员参赛,切磋技艺。
10月13日,中建八局二公司作为中国建筑集团唯一代表队,在第四届全国工程建设行业吊装(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和优胜单位二等奖,4位参赛选手分别斩获个人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创造了在此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钢筋、木楞、脚手管这些在工地常见的施工原材料往往需要塔吊的加持才能让工程顺利进行高俊丽今年36岁是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杨浦滨江苑项目工地上的一名塔吊司机也是工友们口中的“铁娘子”N+1次,逐梦蓝天头顶上是蔚蓝的天,脚下离地100多米。
中新网广州8月11日电 题:工地上的塔吊夫妻:忙时一天吊运近百吨材料作者 郭军 闯恒海“起勾,小车向前走,左摆臂。”8月10日,在广州市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塔吊信号工简李娟全神贯注地指挥着塔吊进行吊装作业,她的丈夫王文雷在60米高空上开着塔吊。
新华社 简李娟(右)在树荫下帮助王文雷穿上安全带(8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王文雷和简李娟是广州市黄埔区中建三局湾区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的塔吊司机和塔吊信号工。他们不仅是工作上配合默契的夫妻搭档,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