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与北京清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的“清华大学中水资源利用项目研讨会”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集团公司中水项目车间为研讨会的观摩点,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清华大学教授付林等3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代表前来观摩。
4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在第八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年会上发言时指出,要解决我国电力供需季节上的不匹配问题,可以保留6至7亿千万火电作为季节性调峰,但是大大地缩短它们的运行时间,由4000多小时降到2000小时,着重解决冬天加上夏天不到两个月时
2月18日,中国建研院在京举办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论坛,30余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围绕学科基础、前沿技术、多领域融合、应用创新等话题,开展学术沙龙研讨。近期,我们将院士们的发言进行整理,作系列发言摘编发布。
能源革命和城市更新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如何利用各种资源,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实现能源系统的转型和升级?在19日开幕的上海市科协学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作主旨报告时强调了储能技术的重要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近日,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论坛在京举办,1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4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围绕学科基础、前沿技术、多领域融合、应用创新等话题,开展学术沙龙研讨。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赵竹青)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支持、中国绿色建筑与碳中和(香港)委员会主办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高端讲座”近日在京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围绕能源革命给绿色建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展开深入讨论。
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将于2024年12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9号馆举办。论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汇聚各界力量,共议碳中和实现路径,共绘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蓝图,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 “双碳”目标。
出席会议人员包括来自清华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来自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近10余名相关行业的专家,以及城阳发改委、城阳住建局、相关项目负责人等。
来源:光明网反映全民绿色低碳实践、体现公民绿色消费素养的《我的绿色低碳生活》绘本,由中国电力出版社以中英文双语出版发行。该书作者为人民日报数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人民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宋明霞,由陈慧玲绘图、廉子健翻译。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谭羽清12月1日,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的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行。论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 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碳中和领域相关院士、行业领袖、企业代表,聚焦双碳领域热点话题,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贾 丽一排排大型制冷空调设备机组整齐陈列、AI操作系统控制下的智慧楼宇蓝灯闪烁……在4月8日—10日举行的第三十五届国际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简称“2024中国制冷展”)上,逾千家海内外企业齐聚北京,秀出低碳前沿技术、先进设备及创新
2024年3月31日,由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清华大学乡村建设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协办的第二十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公开论坛圆满闭幕。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庆芃主持论坛。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题:第八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年会召开 探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2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年会上提出,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仍面临挑战,需加强交流与合作,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发展路
来源:【黑龙江日报】29日,为期两天的全国低零碳乡村培育现场交流活动暨零碳村镇促进项目技术培训班在海伦市成功举办。来自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能源局等项目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各省农村能源部门、9个项目示范村镇、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120多位代表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