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老兵阿达姆接受国际在线记者采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芃)“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来了。” 相信成长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人,对这句出自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经典台词一定不陌生。
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和西方基本隔绝,和苏联关系也恶化,所以来自海外的电影很少,只有南斯拉夫属于共产党阵营,又不完全跟随苏联,保持独立自主,和中国关系比较好,所以引进了不少南斯拉夫的电影,在那个娱乐贫瘠的年代,可以算是文化娱乐的饕餮盛宴了。
曾经,这里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家,然而在上个世纪开始,他们却化身为巴尔干半岛的一大强国。经过了多次战争,才成就了后来的南斯拉夫。想当年,轰动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就爆发在这座半岛,直接成了一战的导火索,二战也和这里抹不开关系,这片半岛多了个“火药桶”的外号。
南斯拉夫是1929年至2003年建立于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是以塞尔维亚族所建立的塞尔维亚王国为基础,经两次巴尔干战争及一战,兼并语言、文化相近的周边小国黑山王国,吞并原来从属于奥匈帝国的斯拉夫民族聚居地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而形成的国家。
南斯拉夫,全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它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黑山和马其顿6个共和国以及隶属于塞尔维亚的伏伊伏丁那、科索沃2个自治省组成。
为争取团结,南共举起“兄弟情谊与和平”旗帜,呼吁各族人民一致对外:不管你是塞族、克族、马其顿人、斯洛文尼亚人、黑山人、波斯尼亚人还是阿尔巴尼亚族、罗马尼亚族、保加利亚族、犹太人又或者意大利侨民等少数族裔,只要你认同自己是南斯拉夫人、坚决抵制法西斯势力以族裔或宗教区分肢解南斯拉夫的
在《布里奥尼协议》签订后,南斯拉夫人民军仍得面对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全军上下士气大跌,违抗命令和逃离岗位的事件席卷全国——士兵们摘掉帽徽、扔下武器,要么徒步要么乘车从各军营返回老家,而另一场风暴即将要在克罗地亚卷起。
南斯拉夫是一个早已不存在了的国家。1929年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到了1941年遭到了入侵而解体。在很长时间里,南斯拉夫是一个强大的存在,经济很发达,在70年代,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虽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差距,但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非常富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