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7日讯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在这个礼赞劳动、致敬劳动者的日子里,我们用镜头记录下基层一线劳动者的风采。今天,我们来认识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采油工技能大师赵琢萍。她常年扎根石油生产一线,在技术革新创新增储生产中,为国家“加油争气”。
原标题:在劳动岗位上实现人生梦想。扎根采油一线28年间,刘丽研制创新成果200余项,用勤奋与韧劲解决了一个个生产难题,她带领“刘丽工作室”全体成员取得技术革新成果1048项,加工推广技术革新成果2344项,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
她还练就了一套听声辨位的“绝活儿”——通过听抽油机运转的声音,就能辨别出多种故障。“尤立红劳模创新工作室”2013年挂牌成立,尤立红带着厂里30多名技术骨干,围绕安全生产和一线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并持续推进油田数字化改造工作。
新华社济南1月27日电 题:小平台也是大舞台——夜宿海上采油平台见闻新华社记者吴书光、王阳深夜的渤海湾,静静地像入了梦。浩瀚的天海之间,星罗棋布的121座采油平台灯火通明,伴随着轰轰机鸣与阵阵涛声,油气正源源不断地通过管线送往岸上。
深夜的灯光下,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集团有限公司采油三厂作业一区工人赵常明仍在盯着电脑显示屏,浏览油井相关数据。这是赵常明连续跟踪“掺水降温后对稠油井影响的分析与优化”项目的第5天,他要利用夜晚值班时间,梳理出油井变化规律,制订下一步护理措施。
来源:【人民网】【绝活看点】从事采油工作28年,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采油一厂采油工史昆总结出了“抽油机井生产不正常判断处理法”,通过“看、听、摸、查、嗅”,可快速对油井故障进行诊断、排除。参加工作以来,史昆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
从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成长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进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整整30年时间,她在生产一线刻苦钻研、创新奉献,为吉林油田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她就是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新民采油厂采油作业二区11号井组采油工、首席技师李英。
记者 顾松 通讯员 王杰远 李小然 赵琢萍,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采油管理八区高级技师,获得“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作为一名采油工,有技术才更有力量。”赵琢萍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原标题:【特稿187】老油田,新活法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罗筱晓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张新词在吉林省松原市,凡是“油田人”,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他们所工作的吉林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低丰度、低产出的“三低”油田。通俗地说,就是油田本身的资源条件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