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2024年自治区中学生“英才计划”启动仪式暨师生见面会在自治区科协天宫课堂顺利举行,来自新疆大学的5个导师团队、乌鲁木齐市的50名入选学员及其家长、5所中学项目负责人共80余人参加本次见面会。
中国科协和教育部从2013年5月开始,共同组织实施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也就是:英才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导师指导下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
12月26日,广州市教育局公示2025年(2024学年)广州市中学生“英才计划”科技特训营(下称“特训营”)拟入营名单,共328名学生拟入选。从特训营入选学生数量上看,广州市第二中学拟入选学生最多,共14名。
随着四川“英才计划”2023年选拔工作的结束,2月17日,由四川省科协、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承办的主题为“与时代同行 逐梦2023”——四川省2023年“英才计划”师生见面会正式在川大附中举行。据了解,今年入选四川省“英才计划”的学生总共60名,来自全省15所高中,主要是高一高二的学生。
6月18日,在中央民大附中呼和浩特分校“英才计划”面试考场,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到参加面试的孩子们正在有序地进行着答辩、小组讨论等各项流程。据悉,今年我市在5所高中学校(呼市一中、二中、十四中,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呼市分校,师大附中)开展“英才计划”试点招生。
日前,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工作委员会赴省级试点内蒙古自治区进行调研并召开了年度第四次会议。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张杰,英才计划物理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等专家及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
其中南师附中9位同学,南外17位同学入榜,金陵中学12位同学入榜。从2013年开始,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发现并培养学有余力、有科学潜质、对科学探究有浓厚兴趣的优秀高中生。
来源:【红星新闻网】川大教务处处长党跃武为“川大班”授牌4月15日下午,四川大学与四川大学附属中学(12中,简称“川大附中”)签约,开启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通道——川大附中不仅成为了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川大附中川大班),还成为了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语文贯通人才
为深化我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市教育局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关于2024年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5月21日,就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比较关心的问题,市教育局作了解答,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市202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