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哪一门火炮最有名,或许并不太了解的人都会说一句“88”炮,“88”炮作为二战德国火炮产量并不第一但是其后世影响力第一的德国多用途火炮,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能成为后世影视剧以及游戏里不可或缺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下关于它的故事。
上世纪30~40年代日本武器装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已经规模装备部队的性能落后于时代,少量先进的武器由于缺乏迫切需求无法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也得不到进一步技术升级,随着战况发展导致原本先进的武器落伍了,日本的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就是其中一款。
说起二战88毫米高射炮被更多人熟知的无疑是德国88毫米高射炮,但是二战时期日本也装备了一款具有德国血统的高射炮,虽然日本和德国有使用潜艇来运输物资换取技术,但这门炮却不是德国人给的,至于这门炮是如何落在日本人手里的故事就不得不从当时的中国讲起。
Flak 18/36/37型88毫米高射炮应该是二战初期德军最著名的火炮了,它最初是为防空而设计的,后来在战争中开发出了平射打坦克的能力。除了能够打飞机和打坦克,它还能客串一下野战炮,用于对地火力支援,简直是全能火炮的典范。
前文介绍了日本大口径防空炮的探索,虽然大正十一式防空炮性能不佳却为日本防空炮国产化打下了基础,在此之前日本以战胜国身份前往欧洲考察认为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飞机的性能还会提升,那么大正十一式防空炮的性能就很难满足战争需要。
虽然88炮诞生在克虏伯手中但是莱茵金属公司也一点不给面子抢了风头,莱茵金属公司提交了88高炮里威力最大的Flak 41型88毫米高射炮让克虏伯这个娘家人非常不爽,从外观上来看相较于前代更加低矮的外形表明41型高炮更加侧重在反坦克时自身的隐蔽问题,即使如此那巨大的炮盾会暴露自己位置,同时德国地面部队依然在苏联新锐坦克的攻击下十分狼狈,1942年6月德国军方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开始一个项目,即制造使用88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要求是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能够击穿160毫米的30°倾斜装甲,这个项目由克虏伯和莱茵金属公司竞标。
1942年到1943年上半年,盟国对德国进行了一系列轰炸,1943年11月份美军和英军轰炸机还对柏林进行了大轰炸,开启了对柏林持续314次轰炸的劳模轰炸模式,接连投下了65000吨炸弹,造成了35000多名柏林老黑旗居民的死亡.盟军对柏林等地的轰炸毁掉了360万所德国公寓,造成了柏林五成住宅被毁,还大大牵制了德国空军力量,造成了德国防空力量上的巨大浪费。
据外媒报道,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最近发布名为《复杂防空:应对高超音速导弹威胁》的报告。这份报告提出用高射炮弹原理应对高超音速武器,即借助高射炮弹在高超音速导弹飞行线路上散布微小颗粒,降低其作战效能。
高射炮部队长久以来流传的一句俗语:“防空防空,十防九空”。这句话的思想可以追溯到杜黑在1921年著作《制空权》里,“想要完全防御十个地点,所用的空中力量需要是敌人的十倍”,因此,只有一个可靠的防御空中进攻的办法,那就就是夺得制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