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平台DeepSeek因其创新技术和广泛应用迅速走红,成为科技界的焦点。然而,随着其知名度的提升,网络黑产也盯上了这一“香饽饽”。据奇安信XLab实验室的最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当前已有2650个网站仿冒DeepSeek及实施钓鱼行为,且这一数量仍在迅速攀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DeepSeek一周速成硕士论文。”“DeepSeek教你35岁女性如何保持20岁状态。”“评论‘777’,现在给你内测机会抢鲜体验DeepSeek红利,让生意更智能更高效。
五个小时后,屏幕上终于跳出了“DeepSeek R1”的标签。一位供应链商家告诉我们:“华强北里有几栋楼是华强集团的,是上市公司,还有的是其他公司,他们相当于租房给商家,且自己也有制造,产业链业务,集成产业链能力,撮合大单贸易。强制撤柜,应该是集团推动的。”
春节期间,DeepSeek成为最火的手机应用,相关话题多次霸榜各大媒体平台。记者在不少网站和平台看到,DeepSeek爆火后,在社交和网购平台,教你怎么用它赚钱的各种课程随之而来,且都要求付费。这些教程真的有用吗?用户有必要花钱购买类似教程吗?
AI浪潮下,随着现象级应用DeepSeek爆火,市场上也兴起了“信息差”生意。临近“3·15”,有消费者反映,在本地部署DeepSeek时,容易碰到虚假网站及应用,同时平台上相关商品售卖五花八门,售价从一分钱到上百万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