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巴顿将军1935年,第七届奥斯卡特别金像奖,颁发给了一个年仅6岁的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就是秀兰·邓波儿。她在5岁的时候,就主演了《亮眼睛》,风靡全美。
一直以来,在我心目中秀兰·邓波儿就是童星天花板。这是一个经济大萧条的时期,约有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活落差自杀,再加上长期大规模失业,“千百万人只有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
张爱玲说人生出名要趁早,因为那样才能更接近自己想要的人生。但身为家喻户晓的童星,出名真的能拯救她们吗?说两个真正童星出身,且艺术成就永恒的女星:秀兰·邓波儿与朱迪·嘉兰,那可是出名够早的不可超越女星,可她们的人生结局真的大不一样。
新中国的第一位童星。是1949年10月上映的《三毛流浪记》里,扮演三毛的王龙基。此后几十年,小童星们“前赴后继”的登上大小银幕。有人最终成了一线明星,比如陆毅。但更多的人,从此寂寂无名。比如“小龙人”陈嘉男,以及《牧马人》里的方超。陈嘉男方超最制约童星发展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