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苏联给中国的帮助是全方位且深远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援助。贸易合作:苏联通过进出口贸易,向中国出口了大量工业原材料和设备,如钢材、成品油等,对新中国迅速建立起一系列标准化的工厂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3 年 1 月 1 日,新中国迎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一五计划” 正式拉开帷幕。工业基础薄弱得令人揪心,用毛主席的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中国和俄罗斯到底是什么关系?是需要互相提防的敌人吗?还是是背靠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战友?事实上从历史上看,沙俄对我们的伤害才是最大的。清末时期,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一共侵占了我们至少3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作为斯大林之后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的评价颇具争议,对内对外都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大部分改革都毁誉参半,尤其是和美国争夺全球霸权,彻底与美国开启了冷战的局面,对于中国来说,赫鲁晓夫一方面在斯大林基础继续援助我国工业化建设,力度空前绝后,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让处于蜜月期的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可以说对于赫鲁晓夫我们评价也是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