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记者从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中国西南—中南半岛喀斯特植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新发现10种广西喀斯特地区植物分类群,分别为飞燕石山苣苔、盛宇报春苣苔、黄鹦报春苣苔、拟报春苣苔、华丽报春苣苔、金翅报春苣苔和4个新变种——黄花龙州小花苣苔、长筒中越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西南岩溶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于广西德保县发现了一个石山苣苔属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杂志上。图为弯管石山苣苔开花植株。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该园调研小组赴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植物园专题调研苦苣苔科、秋海棠科等喀斯特植物专类园规划建设,以及植物迁地保育工作情况,并实地考察了桂林地区喀斯特植物野外生存状况。华南国家植物园组队调研桂林植物园喀斯特植物专类园规划建设。
2022年8月,遵义师范学院张仁波教授团队在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科学考察时采集到一种茎很长的苦苣苔科石山苣苔属植物,经查阅《中国植物志》及相关文献,并对比了国内近年发表的石山苣苔属植物,确定该植物为苦苣苔科石山苣苔属的新种。
近日,分布于云南省文山州境内的3个苦苣苔科植物新种正式发表,它们分别为Petrocodon wenshanensis Xin Hong W.H. Qin & F. Wen文山石山苣苔、Oreocharis wenshanensis W.H.Chen & Y.M.Shui文山马铃苣苔和Oreocharis eriocarpa W.H.Chen & Y.M.Shui毛柱马铃苣苔。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西南岩溶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于广西德保县发现了一个石山苣苔属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杂志上。图为弯管石山苣苔开花植株。
新湖南客户端7月18日(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唐明登) 近日,东安县林业局森保站前往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察看“植物大熊猫”报春苣苔,以及发现的新物种“湖南石山苣苔”。 在紫水河源头一处小溪旁的石灰岩溶入口处和倒崖凹形石缝中,报春苣苔盛开的紫色花朵,在夏日高温下色彩鲜艳,十分秀美。
(盛开的报春苣苔色彩斑斓 唐明登/摄)(报春苣苔的生长环境 唐明登/摄)(报春苣苔生长环境极为脆弱 唐明登/摄)(报春苣苔生长在溶岩洞穴入口处 唐明登/摄)红网永州站7月2日讯(通讯员 唐明登)7月1日,在永州市东安县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安紫水国家湿地公园,盛开的报春苣苔色
最高法发布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司法解释,针对纠纷中的追责主体认定难、退卡难、转卡难、举证难等作出一系列规定,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 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14日举行并发表联合声明。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北京会晤是中、俄、伊为推动伊朗核问题政治解决的有益尝试。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目前,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春管全面展开,东北地区正在备种备肥,西北地区春小麦开始播种,华南地区早稻陆续插秧。
3月14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西南岩溶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于广西德保县发现了一个石山苣苔属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杂志上。弯管石山苣苔开花植株。
据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透露,研究所科研团队在西南岩溶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期间,于广西德保县发现了一个石山苣苔属植物新种——弯管石山苣苔。这一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杂志上。弯管石山苣苔开花植株。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广西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中南半岛喀斯特植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新发现10种广西喀斯特地区植物分类群,分别为飞燕石山苣苔、盛宇报春苣苔、黄鹦报春苣苔、拟报春苣苔、华丽报春苣苔、金翅报春苣苔和4个新变种——黄花龙州小花苣苔、长筒中越报春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