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南日报】12月25日,在鄢陵县陈化店镇所村社区,一排排光伏设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温暖而清洁的能源。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取暖条件,还促进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贡献了力量。
朔州市把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作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改善人居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按照“宜热则热、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多能互补”的原则,充分考虑群众意愿、房屋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改造路径,稳步实现“既要群众温暖过冬、又要保障空气质量”的总目标。
“只需打开开关,设置温度,不用烟熏火燎地烧煤,取暖效果堪比城里的集中供暖。”在刚刚过去的冬季,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村民王运江过了一个“暖冬”。让王运江如此大加褒扬的,是替代了其家中原先土暖气的碳纤维远红外水电一体取暖设备。
走进拉萨市城关区嘎玛贡桑街道的达珍老人家,一股暖风扑面而来,达珍正在与家人、朋友们唠家常。“拉萨的冬天充满了阳光,不仅白天阳光灿烂,晚上也暖意融融。买罐换气、薪柴取暖既贵且费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达珍笑着说。 西藏冬季气候严寒,供暖是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新华社拉萨2月12日电(记者翟永冠 白少波)64岁的牧民桑措在这个冬天脱下了厚重的羊皮藏袍,一件绸缎衬衫外再加一件轻薄毛里藏袍,在家里带孙子、干家务更加轻便,“今年冬天家里很温暖,孩子们也没有冻手冻脚”。
进入11月,天气转冷,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采暖季,这一时期也是我国每年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期。如何既让千家万户“温暖过冬”,又能让“蓝天常在”?各地在不断探索清洁供暖的新方式。来自生态环境部的消息,我国北方地区目前已有3700多万户居民实现了散煤替代,实行清洁供暖。
来源:【长城网】房顶装上太阳能,不光能取暖还能赚钱。河北新闻联播最近报道了张北县推广“光伏+电”供暖的新鲜事。“光伏+电”供暖,听着就稀罕,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得从张北县的大太阳说起,张北地处坝上地区,年均日照3000个小时。这是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