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各位朋友分享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穴位,膏肓俞穴。这是一个作用堪比人参的穴位。说熟悉,那是因为相信大家都听过病入膏肓的这个成语。说陌生,相信大家真不知道膏肓到底是什么。所以在文章里我将尽可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大家讲解何为膏肓,什么又是神奇的膏肓俞穴。
要是干抻不好,容易把经络损伤,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些运动员也好,舞蹈家也好,岁数大了之后他的筋抻的非常好,但是伤病也非常多,就是他们在抻的时候没有配合气,没有把气血打开,只是单纯的把筋拉开了,这样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
很多体质差的人受个寒受个风就容易咳嗽咳痰并且不容易好,时不时的咳两声,人也有气无力的,精神也不好,上楼容易上气不接下气,有两个穴位可以治疗迁延不愈的咳嗽,膏肓穴和肺俞穴;久咳不愈多是人体正气已有损伤,与肺、脾、肾三脏的虚损有密切关系,膏肓穴有很好的补虚益损、调理肺气的功效,肺俞穴
春分,是一年中最美的日子。《春秋繁露》记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天地平衡,日夜等分,暖凉相宜,日子越发明媚起来。春光太美,充满勃勃生机。这段时间,要懂得借助天地势能,滋养身心,让自己的生命也盎然起来。每天可以抽几分钟,练练春分功法。
“人过三十最怕老”,男怕年老体虚,女怕年老色衰。今天咱们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人年纪大了一点后就要面临衰老,所谓肾虚易老,中医对于衰老就是指向肾虚,肾精被消耗了。肾喜热恶寒,所以排肾寒也就等于强肾,借艾灸之力灸穴位排肾寒的道家功法,每个人都可以学做起来。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时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白露是秋季最关键的转折点,上顺夏季之土,下应秋季之金。白露起居·早睡早起在一年四季中,白露是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虽然白日间仍有一丝热气,但一入夜,我们就能感受到丝丝凉意。
把《黄庭内景经》的修习和八段锦结合起来,边学边练、边练边学,还是挺有意思的。简要分享,请喜欢养生的朋友们不吝赐教。《黄庭内景经》告诉我们,“泥丸百节皆有神”,又说“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这就是相互照应的表述。
气温一低,很多人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阳气不足等情况。如果体温过低,血液循环减慢,血栓或斑块的几率也会增加。那么,如何让全身暖和起来呢?不妨尝试一下古人传下来的宝贵瑰宝——艾灸。01中医养生法宝——艾灸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一种。
春秋时期有一位国君,叫做晋景公,因为身处乱世,日夜操劳,因为操劳过度,生出了一身的病。这个时候有一味懂医术的先生赶过去给她看病,才发现已经是病入膏肓,难以医治。这个故事跟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穴位有什么关系呢?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季节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人体容易受湿邪害,养生重在祛湿。钱报健康小站、杭州上城区笕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师戴玲仙建议,可多吃赤小豆、黑豆、山药等祛湿食物。湿邪容易损伤脾之阳气,在谷雨节气要顾护好脾,薏苡仁、茯苓等食物可健脾除湿、利尿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