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指出,应当“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周日在出席“上海之巅读书会”活动时表示,发展中国家文科生很多,同时经济发展普遍不好,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见得有因果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原标题:新技术推动文科教育向“智”而行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语言博物馆“汉字的实现技术”展板前,观众正在观看中国古代简牍。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摄近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2024年新文科建设研讨会”在江西南昌举行。
近几年,由于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热点变化,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出现了工程技术专业吃香、文科教育式微,一些大学的人文系科不断或关闭或合并或转型的现象。这些转型,与急速变迁的当代社会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甚至也不仅仅涉及纯文科。
近日,关于“文科消亡成为全球性浪潮”的话题引发热议。据有关媒体报道,不少国家面临着人文学科专业毕业人数不断下降的问题。近年来,诸多高校都选择对“边缘学科”开刀。这是否意味着文科衰弱已经不可避免?“文科消亡论”蔓延,如何理性审视文科困境?
来源:环球时报 文科教育的调整一直在进行 近日陆续有报道显示,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趋势是文科正在式微。据统计,截至2024年7月31日,中国已有19所大学发布相关公告,撤销或暂停招生的专业共计99个。
随着2024年高考尘埃落定,“文理之分”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其中,文科生群体的现状与未来,引发了不少争议性的讨论。在这个信息爆炸、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文科似乎被一些人贴上了“无用之用”的标签,其价值也受到不少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