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升高是糖尿病最基本的特征,高血糖状态的危害性是极大的。面对高血糖状态的威胁,糖尿病患者的当务之急是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很多糖友以能否快速控制高血糖作为糖尿病治疗好坏的标准,认为能快速控糖的治疗方案就是好的,而血糖降得慢就是治疗效果不好。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相当不科学的。
2型糖尿病一旦确诊,除了改善生活方式之外,都是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的,目前常用的降糖药物主要分为口服和注射两大类,口服品种主要包括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磺脲类、瑞格列奈等短效胰岛素促泌剂、阿卡波糖等à糖苷酶抑制剂、吡格列酮等胰岛素增敏剂、利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
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和首选降糖药,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高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可下降 1%-2%,其降血糖的机制包括:1、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
血糖降的过快有风险1.低血糖风险增加 降血糖过快,可使患者特别是缺乏血糖监测条件者,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血糖反复发作,导致血糖剧烈波动, 难以控制。并且使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反应性降低,可出现无症状的低血糖,可危及生命。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对患者的伤害非常大。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能碰到一些“急性子”的糖尿病病友,恨不得让血糖立刻降下来,殊不知这种“拔苗助长”的降血糖方式会对身体产生许多危害:1.血糖下降过快很容易矫枉过正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
老张认为自己病情已经大大好转了,可是这时身体却出现了不适,一到晚上,这双腿就感觉麻木得不似自己的双脚,而且还有蚂蚁在腿上爬的感觉,又痛又痒,整晚都无法安睡,脚趾还会有烧灼,电击,发凉的感觉,别提有多难受了。
受访专家: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综合康复科 曹鲜艳据中国心血管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近20年来,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成倍增长,目前中国约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而耐糖量低减者也有2000万,并成年轻化发展。
韩辰宇,张敏.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家庭生活指南,2023,39:110-111.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1.4亿,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约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人在诊断后,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那么,是不是即使将来血糖降下来了,仍然很容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呢?答案是“Yes”!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介绍,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血糖的“代谢记忆”效应。
二甲双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口服降糖药,对于体重正常或超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适用,主要通过减少肝糖输出,抑制肝糖原异生,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葡萄糖在肠道吸收,拮抗胰高血糖素而降低血糖,可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糖疗效可靠,还可作为基础药物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合用,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