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范芊芊 丁舟洋 每经编辑:董兴生你可能不懂卫星遥感技术,但你每天都生活在受遥感应用服务的社会体系中。从天气预报、交通地图,到地质勘测、农业种植……正如中科院院士吴一戎所说,以卫星遥感为代表的空天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上帝视角”。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6月28日对外宣布成功开展星地激光高速通信业务化应用实验。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空天院院长吴一戎表示,“激光+微波”组合运行模式,将有望彻底解决中国星地通信瓶颈问题。
中新网北京7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院长吴一戎26日透露,中国将于2025年发射下一代碳卫星,可以更高精度、更高效率地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来源:【爱济南新闻客户端】空天信息产业,打开了中国卫星互联网的蓝海,它也将是济南的一张新名片。闫博士的创业梦2020年,闫博士想去济南创业时,妻子是反对的,她刚怀孕。那年闫博士35岁,已经在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工作了8年。
碳化硅晶体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在信息、交通、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陈小龙:它的优点就是生长温度是比较低的,比如说在1700~1800摄氏度左右,那么生长出来的晶体没有微管这种大的缺陷,位错密度也相对比较低一些。
2021年“空天信息青年学术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发起,并联合《遥感学报》《中国图象图形学报》《雷达学报》《微系统与纳米工程》4大专业学术期刊,以及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成像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所高校及学术团体等共33家单位共同举办。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世界那么大,很多人都想去看看。如果以“上帝视角”瞰地球、看世界,会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科研与管理工作者共同编写的科普新书《空天之眼》里,空天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给出了答案。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方好摄(人民视觉)国家天文台阿里观测站驻站工程师尤显龙(左)和同事唐鹏在讨论观测到的数据。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摄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北理工自创校之初就肩负国家使命,此后一以贯之,在骨子里形成了“国家最大”的红色基因胸怀“科技报国志”,北理工在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奋力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了一批服务于国家重点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高校作为科技
7月8日,2024空天信息大会暨数字地球生态峰会在锡举行。本次大会以“发展空天新生态,释放数智新动能”为主题,吸引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的嘉宾和投资者、媒体记者等两千多人参会,共同探讨空天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挑战、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