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要去北京了,感谢妇联组织‘娘家人’,让我有机会走出去,我会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河北福嫂’争光。”5月15日,在京津冀巾帼家政协同发展暨“河北福嫂”进京津工作推进会上,省妇联举办千名“河北福嫂”进京津欢送仪式,承德天天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金牌月嫂李俊静在出发前说。
4月23日,姬聪(中)迎来了进京上岗的第一天。4月22日,姬聪(左)在进京上岗前为女儿梳头。4月19日,姬聪在完成培训后参加结业笔试考试。4月19日,刚通过结业考试的姬聪,就获得了进京上岗的机会。4月22日,姬聪(中)在上岗前与同伴相互加油打气。
“宝宝,我们要起床喝奶了。”11月29日7时30分,在北京市朝阳区晶都国际小区住户家里,冲好奶粉的“河北福嫂”耿燕飞,拿着奶瓶,来到婴儿床边,给刚满80天的宝宝喂奶。“这么大的婴儿,一般情况下每3个小时喂一次奶,水温控制在45摄氏度左右。”耿燕飞说。
原标题:河北邯郸籍“河北福嫂”进京上岗就业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巾帼家政协同发展,持续扩大“河北福嫂”劳务品牌影响,助力缓解2025年春节期间北京家政服务市场用工难问题,在元旦前后,河北省邯郸市欢送一批“河北福嫂”赴京津就业。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12月25日,19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河北福嫂”搭乘“就业直通车”,从河北承德奔赴北京朝阳就业。这是朝阳区为保障2025年“两节”期间用工需求,“点对点”专车接回的北京首批务工人员。后续还将陆续从河北、内蒙古、天津等地持续批量输入家政、物流等务工人员。
2月3日,“河北福嫂”高天梅照看宝宝中。河北日报记者 孙 青摄今年是高天梅跨入家政服务行业的第7个年头。“宝宝,我们来吃点儿水果。”2月3日10时,高天梅把苹果切成小块,递给14个月大的阳阳。去年3月,她接单到北京江南山水小区上户做育儿嫂,转眼工作快一年时间了。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河北福嫂”登上通往北京的大巴车。资料图□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庞晓玮 张梅胜“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连续四年纳入河北省20项民生工程。2024年,河北在京津新建“河北福嫂”输入基地60个,省内新建输出基地90个。
半年接北京单增加收入,半年接承德单陪伴家人,这是44岁的“河北福嫂”李俊静的“双城生活”。据统计,从2021年以来,河北累计向京津输送“河北福嫂”5.3万人次,既满足了京津市场需求,又拓宽了“福嫂”的就业空间。
“河北福嫂” 京津叫好——一个劳务品牌的成长之路2024年4月23日,“河北福嫂”姬聪(中)在北京雇主家中照看宝宝。(河北日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摄不久前,育婴师高巧珍收到了北京雇主李女士送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温暖真诚,胜似家人”。今年1月,高巧珍从定州来到北京。
一人就业,两家幸福。今年春节期间,1200余名“河北福嫂”陆续进京“补位”,有效解决了北京家政市场用工“燃眉之急”。现如今,“河北福嫂”正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和优质的服务,成为服务社会、展示形象的一块“金字招牌”。打造一个家政品牌,擦亮一张就业名片。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刘澜澜 韩建强)“宝宝,咱们来讲个故事……”2月25日,育儿嫂张红霞像往常一样和她照顾的孩子互动。一年前,她来到北京通州的一户家庭做育儿嫂的工作,这是她到北京后服务的第三个家庭了。张红霞今年51岁,来自邢台。
来源:【人民网】不到6点,华姐就醒了。华姐叫谢志华,今年40岁,是一名从事家政服务的“河北福嫂”。作为“福嫂”派单老师,华姐今天要前往北京海淀区的雇主家里进行回访。简单洗漱后,她穿上西装外套,仔细拢了拢利索的短发,从石家庄奔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