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 2日,2024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赛决赛,中国队3比1战胜韩国队。在颁奖现场,中国队带着张志杰的球衣上台领奖。这一幕,催人泪下。在此前的小组赛中,中国羽毛球队的17岁小将张志杰突然晕厥,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问:什么是心脏骤停答: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在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会因发生心脏骤停而猝死,平均每分钟就会发生1例,其中有9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地方。
近日,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张志杰在比赛中晕倒,送医后不幸去世。出现心脏骤停该如何正确施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为此,记者近日专门拜访了有着10年急救经验的佛山519急救志愿服务队队长、佛山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成记辉,一起了解心肺复苏和AED除颤仪的正确操作。
6月30日晚,在印尼举行的2024年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中,17岁的中国队男单选手张志杰在比赛中突发意外晕倒,送医后于当地时间23时20分不幸去世,令人十分痛惜,引发了全网关注。目前,当地医院方面尚未明确张志杰去世的病因。不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过程中发生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
编者按:你知道什么是“黄金四分钟”吗?我国每10秒有1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每年约55万人猝死,80%发生在医院外,心脏骤停后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短短四分钟。在著名急救专家祝益民教授倡导下,湖南省人民医院率先发起“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打造全民急救知识科普推广平台。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在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心搏骤停,约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搏骤停而死亡。
在近期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急救大会上,记者了解到:中国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多达76万,其中9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心脏停止跳动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分钟之内,叫作“黄金4分钟”,使用AED,也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施救,成功率能提升40%左右。社会急救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近日,60岁的王先生突发胸部不适,随后出现昏迷,家属立即拔打120,在等待120过程中家属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开始给患者进行胸部按压及口对口呼吸,有序的按压及人工呼吸,整体过程中家属并未坐以待毙,实施了有效的心肺复苏术。
新京报讯 (首席记者孙海光)7月1日,亚洲羽毛球联合会和印尼羽毛球协会发布公告称,在印尼举行的2024亚洲青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小组赛中,中国羽毛球队17岁小将张志杰6月30日在比赛中突然晕倒,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但仍于当地时间23时20分去世。
面对突如其来的心脏骤停,能否在“黄金四分钟”内启动心肺复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 近日,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孔瑜,就如何把握“黄金四分钟”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作讲解。急救知识:生死边缘的“生命之钥” 在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日常工作中,孔瑜经常面对“生死时速”的考验。
身边有人突发急症,大部分人都会手足无措,陷入慌乱。平时多了解一些急症抢救常识,万一哪天遇上身边有人发生此类病症,可以迅速抓住其抢救的黄金时间,在挽救生命时抢得先机,将人从“死神”的手里夺回。所有急症中,最凶险的莫过于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心、肺)陆续出现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在我国,每年约有4.4万人因心脏病发作、运动、窒息、疲劳、药物中毒、精神因素等诱因发生心脏骤停,约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脏骤停而死。
央广网北京8月14日消息 为全面系统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于6月初发布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通知。
每年九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当发现有人倒地时,如何判断心脏骤停?如何做好心肺复苏?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解元、主治医师叶梓分别进行相关讲解和演示。解元介绍,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
来源:【濮阳日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心脏骤停发生猝死,平均每小时就有超过40人因此丧失生命。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死亡率达99%。心跳骤停后的最初4分钟是实施有效急救的最佳时间,是决定病人生与死的关键,被称为“黄金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