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新学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全国统编《中国历史》新版教科书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日照市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被作为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代表在教科书中进行专门介绍。
如果它们没有被发现现代人怎么都不会相信早在四千多年前那个我们印象中的“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可以制作出薄如蛋壳的陶器其技艺之精湛现代人进行仿制都不是件易事文物档案名称:蛋壳黑陶高柄杯年代:龙山文化(距今4400—3800年),日照东海峪遗址出土尺寸:高26.5厘米,口径9.
胶州黑陶是龙山文化的标志性作品,因其“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 ”,也被称为蛋壳陶。其轻薄的器壁,素洁的色泽,雅致的造型,被誉为“ 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 ”,代表了当时中国制陶技术的最高水平。胶州黑陶在近日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27日讯 圆脸蛋、小蛮腰、透亮的皮肤……蛋壳黑陶高柄杯作为龙山文化的标志文物,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秘密。薄如蛋壳的黑陶工艺,无声的展示着4000多年前古人的智慧。戳视频,看蛋壳黑陶高柄杯的前世今生!
海报新闻记者 林玉花 日照报道“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击如磬,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蛋壳黑陶素有这样的美誉。今年秋季开学,全国统编七年级上册(初中)《中国历史》新版教科书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
今年,全国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里,出现了一个“新成员”。它是来自山东日照,有着4000余年历史,龙山文化的代表——蛋壳黑陶高柄杯。七年级上册(初中)《中国历史》新版教科书截图这个高柄杯圆润轻盈,杯体平均厚度为0.3~0.5毫米,最薄处仅有0.
在2024年,日照市东港区新开馆的东夷黑陶博物馆,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地。这里的展品,既有仿制的鬶(guī)、釜(fǔ)、甑(zèng)、簋(guǐ)等原始陶器,又有精美的现代黑陶工艺品。这家博物馆,是日照黑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卜广云经过多年筹备创建的。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全球榜首。
编者按:拥山观岚,揽海听涛。五千年前,人们将最古老的陶文刻在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大口陶尊上;四千年前,人们在这片土地建起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东夷文明的火种在这里燃起;从周至今,莒文化在这里生生不息。日照这片热土,滋养了浩如繁星的历史故事。
2024年秋季新学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阶段全国统编七年级上册(初中)《中国历史》新版教科书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日照市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被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代表在教科书中进行专门介绍。日照黑陶是龙山文化最著名、最典型的陶器。
去年,日照市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被确定为山东文物标识实物原型新学期蛋壳黑陶高柄杯在全国统编七年级上册(初中)《中国历史》新版教科书被作为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代表进行专门介绍蛋壳黑陶高柄杯到底有什么重要性与价值能被写入教科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