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 掀去热气腾腾的毛巾,老式胡刷蘸上泡沫打在胡茬上,锋利的刮刀在脸上迅速游走,窸窸窣窣。不一会儿,满脸的胡茬和角质便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用手一摸,很是滑溜。这是济南市环城路中段的一家老式理发店所独有的“刮脸”服务。
来源:【濮阳日报】本报讯 (记者 袁冰洁) 11月4日,2024中国(南昌)国际美发美容节“凤凰之夜”暨《美容美发》杂志创刊三十周年辉煌盛典在江西南昌荣耀启幕。会议同期,举行了中国美发美容协会各分支机构成立大会,并为各专委会、专委会主任和副主任授牌。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 剃头匠任连道1972年便在济南四大理发店之一的珍珠泉理发店当学徒,从事理发行业已有50多年。“底茬清、中茬匀……小梳子接底茬,大梳子接中茬……”当年学徒时老师教的话,老任记了大半辈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 距家一小时车程,粗茶淡饭度日,剃头匠任连道坚持经营着这个位于济南市环城路中段,面积不足十平米的大众理发店。家人的反对、日夜的操劳,都没有“劝退”老任,可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他迷茫了:“现在不流行这个了,年轻人都喜欢用电动推子。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好 俞刘东3月29日,盛正河为老人义务理发。记者 俞刘东/摄“我这头发,是盛师傅剪的,你看怎么样?”武林路红旗班保洁小班长冯文军摘下帽子,秀起他的发型。冯文军口中的盛师傅,正是武林路红旗班保洁大班长盛正河。
沿着麻石铺就的小巷往前走,在临近拐弯处,四扇老木门在春寒料峭中半掩半开着,陈旧的木刻板上还残留着墨印,进门是一面方正宽大的木框镜,造型古朴的老木椅脱落了色迹,桌上静置着一个光彩褪去的工具箱,满是剃头的活计,这就是剃头匠廖光宗的小店,位于浏阳市大围山白沙古镇。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谭登 通讯员 陆晞 麻石巷拐弯处,4扇木门开着,进门是一面宽大的木框镜,一把脱色的老木椅,桌上旧盒子装着推子、剪子……这是剃头匠廖光宗的小店,位于浏阳大围山白沙古镇。 3月16日早上7时多,71岁的廖光宗开始打理一天的生意。他身高不到1.
华声在线10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 通讯员 杨世鸿)刀刃5厘米,紧贴着颈背的皮肤上一刮,毛发轻飘飘地坠落……剃头的人已过古稀,白色的碎发落了一地,剃头的师傅年纪更大,今年80岁。他叫周洪喜,是株洲渌口区淦田镇的剃头师傅,干这一行已经足足60年了。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通讯员 魏久明实习生 荣卓依“剃头修面”匠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历史悠久。在一些经典的电影桥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修面刮脸这项传统手艺。如今,能提供这项传统修面服务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这个职业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淡出。
长子理发代表性传承人贾海亮正在为顾客剪发。 杨静 摄中新网长治2月21日电 题:百年手艺走出太行山:传统理发变大产业作者 杨静农历二月初二,在山西各地,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期许好运当头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