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原标题: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能仅靠“3·15”杨召奎灭不了火的灭火器、不防火的防火玻璃、用劣质槽头肉制作的梅菜扣肉、“喝了能回春”的听花酒、充满“套路”的婚恋平台、频频出现异响的宝马车……今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系列严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问题。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普陀区多家单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化身为消费者的“维权守护者”为社区居民送上了“避坑指南”和“维权秘籍”普陀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筑满意消费”的承诺为消费者保驾护航“买它”之前先“懂它”现场版“避坑指南”,带居民玩转新消法为进一
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
原标题:权益保障不能止于“3·15”安装空调时连接的铜管被“私自加长”而多出材料费,原本300元就能修好,最后花了上千元;进4S店本想把零部件维修一下继续使用,却被告知只换不修;遇到消费纠纷拨打“12315”无人接听,最后好不容易打通,登记完信息就没了下文……近日,在某投诉平台上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上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颇受关注。上海市消保委介绍,去年上海共受理投诉32万余件,涉及商品和服务总额13.9亿元。其中,医疗美容争议消费者举证难、未成年人网游充值退款难举证难、超低价引流营销等九大问题亟待关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高人民检察院与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3月15日)首次联合发布10件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引导各级检察机关和消费者协会(委员会)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据介绍,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等涉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6万件。
“3.15”是消费者权益日,是曝光一些伪冒劣质产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会有调查人员会暗访与实地调查伪装身份与潜入现场,调查记者常通过“易容术”伪装身份,深入黑作坊假扮工人或其他身份混入生产车间,套取黑心商家的操作内幕。
烟台市融媒体中心评论员 姜春康每年的3月15日,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市场公平与消费满意度的期许。今年的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筑满意消费”,这一主题深刻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构建公平、透明、和谐消费环境的共同愿望。
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同时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启动的消费维权年。消费者权益日,是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唤醒和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40多年间,我国也一直致力于维护消费者权益,这点从市场监管局的消费者举报投诉热线就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