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中,婴儿在 6 到 18 个月时,通过镜子等外在媒介开始形成对自身整体性的认知,构建起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这一形象往往是连贯、完美且理想化的。承认自己伤害了别人,就等于打破了他们那完美无缺、优越无比的自我设定。
本文字数约:6698 字阅读时间约:9 分钟本文章节:01、这些名人、这个民族都有NPD(自恋型人格障碍)02、这种极度自恋的人格异常是如何形成的?03、如果遇到有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怎么跟他们相处?04、“何医生,你也太自恋了,是不是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比PUA还要更可怕,远离NPD!》《NPD就在身边,N大特征看你中了几条?》…有人能细数NPD的特征和危害,有人能快速辨别电视上的明星艺人、身边的朋友伴侣谁是NPD,也不乏有人一头雾水搞不清楚这是个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如何认出身边的NPD?参照这八个标准》《NPD的微表情是怎么样的?》《分享我逃离NPD的三个诀窍》……继PUA(指一段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进行情感操纵和精神控制)后,伴随着一系列综艺节目的热播,NPD成为又一个被热议的心理学名词。NPD,中文全称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在近期热播的综艺《再见爱人》中,杨子的一些迷之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的“爹味”发言引起网友热议,直接被网友“确诊”为“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打开社交媒体,《比PUA还要更可怕,远离NPD!》《NPD就在身边,N大特征看你中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