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长江和东海是连通的,长江才会是太平洋水系,当初花超过2000亿在长江干流修建三峡大坝,目的就是通过这个水利工程来防洪抗旱,而不仅仅为了航运和发电,更不是不让洪水泄到大海,大坝先拦洪水,然后再开孔泄洪,其实是为了避免下游因为洪峰叠加遭遇大洪水。
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首个开工建设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昨天(30日)下午,6辆满载着近300名建设者及其家属的“建设者大巴”从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侧出发,抢鲜体验这座“超级工程”。
连接港珠澳大桥与江门台山的国家级重点跨海通道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上岗”,这代表着江门即将进入“双通道”时代。从高速公路到轨道交通,从跨江到跨海,江门“张开双臂”拥抱粤港澳大湾区东岸核心城市。条条大道通“侨都”,江门“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驶上“快车道”。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江尾海头的地理优势赋予了上海丰富的海洋资源。自2022年8月以来,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和上海市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明确长江河口海域重叠区域实施河海共管。近日,中国海监上海市总队依法查处了上海市长江河口海域重叠区域违法用海首案——某公司浮码头违法用海案。
来源:【舟山市新闻传媒中心】9月5日上午,装载1.2万吨巴西进口玉米的江海直达19号货轮,从舟山抵达江西九江港,随即开展水铁联运转运作业,这标志着九江与舟山正式实现江海直达。该批货物通过海—江—铁多式联运,在九江港分拨后送往江西省内赣州、新余地区,后期还将发往我国西南、西北地区。
新华社“向阳红28”号5月7日电(记者张建松)“长江万里东注”。自江苏省徐六泾以后,浩荡一统的江水被崇明岛分为南支和北支。此后,南支又被长兴岛和横沙岛分为南港和北港,九段沙再将南港分为南槽和北槽,最终形成长江“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恢弘格局。徐六泾,传统上是我国江与海的交界处。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么多写镇江的诗词,都和江河海有关。4月27日,第四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暨2023年镇江长江大运河文化论坛举行,在主旨演讲环节,南京博物院名誉院长龚良讲述了以镇江为观察点的江河海文化滋养下的江南文脉。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王成勇 通讯员苏文旅“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区域,江苏出台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推进方案》,先后组织遴选‘长江百景’及20条‘水韵江苏’长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凸显长江文化的独特魅力。
1月21日,“何以长江——长江文化数字大展”VR展馆上线,展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1:1还原大展,观展者可沉浸式参观游览长江上、中、下游的风貌与风情,溯源伟大母亲河的文化之魂。江苏不仅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做出努力,同时也在文旅融合发展、教育宣传等方面积极展现了江苏奔腾不息的长江文化。
长江和大海的交汇处,向南,是“东方明珠”——上海,向北,是素有“江海明珠”美誉的江苏南通。江与海的深情眷顾,让南通成为江苏唯一一座“靠江靠海靠上海”的门户城市,也为这片土地植下奋楫争先、开放包容的血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