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杨浦滨江项目D塔楼核心筒顺利封顶。该项目位于杨浦滨江南段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由2栋塔楼及商业裙房组成,其中D塔楼为150米的高楼,将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创新示范基地,助力上海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发展没有止境,实干开创未来。杨浦滨江项目施工现场,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实现5天建造完成一个结构层,新质生产力在杨浦绽放,高质量发展再按“加速键”。近日,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装备集成平台,又名“空中造楼机”,在杨浦滨江项目顺利顶升1个标准层。
近日,记者探访全国连廊双子塔第一高楼——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C塔项目。据介绍,该项目应用中建五局自主研发的“空中造楼机”,全称“贝雷式智能顶升钢平台”,覆盖核心筒结构3层半高度,可在高空提供工厂化作业环境及全天候作业条件。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_广东科技】住宅造楼机作业中。 受访单位供图【成果播报】科技日报讯 (记者龙跃梅)2月21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首个旧城更新改造项目——鱼珠旧城更新改造项目的施工现场,两栋在建高楼的顶部装置引发关注。
原标题:“空中造楼机”加持,北京市一重点工程结构施工顺利完成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7月10日,由中建三局承建的中国民生银行CBD总行办公大楼项目迎来封顶节点,标志着项目结构施工顺利结束。项目是北京市重点工程,于2022年8月开工。
赵波 李自强 青岛报道 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而且盖楼需要的工人大大减少,大约能节省60%的人力。这都得益于造楼机的应用,实现了住宅楼的高效智能建造。近日,“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青岛落地,这也是山东省首台“造楼机”。
在“造楼机”的助力下,陆丰核电项目有序推进。六台大型伸缩臂吊机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工作人员在集成平台上搭建钢结构。施工人员在平台中开展工作。施工现场的大型伸缩臂吊机。“华龙一号”核岛施工集成平台俯视图。陆丰核电项目全景。
中华建设网讯(记者 李孟 通讯员 吴江)四代“空中造楼机”堪比“摩天大楼工厂”、“一体化筑塔机”让建塔速度提升1.5倍、超大型盾构机在海底隧道犹如“定海神针”、智能焊接机器人精准到微米……5月30日,在湖北省建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上,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建造“神器”惊艳亮相。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建轩 记者 李娜 文/摄)1月15日下午,南京首个“空中造楼机”投用项目完成最后一次顶升,冲刺核心筒封顶。在智能建造加持下,这处位于江北新区新金融中心一期的150米高楼,以5天一层的速度拔节生长,仅用半年时间便施工至最顶层。
如今在西安的建设项目中,多种智能建造“黑科技”大展身手。当越来越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理论变为现实,不仅使现场施工的安全性得到提高,而且让建设步伐和节能降碳跑出了“加速度”,支撑整个行业向“新”发展。
上海杨浦滨江项目 又有新进展!10月28日,在杨浦滨江项目施工现场,D塔楼主体结构高度成功突破100米。这座150米的高楼使用了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以最快“五天一层楼”的速度“生长”,新质生产力在杨浦绽放,高质量发展再按“加速键”。
原标题:这个“造楼机”上阵 5天能盖一层楼5天就能盖好一层楼,建造效率大幅提高,而盖楼所需的工人却在大幅减少,能节省60%的人力,这便是“造楼机器人”的神奇所在。日前,山东省首台套“天蝉”住宅施工机器人系统在青岛落地,这也是全省首台“造楼机”。
【新成就新亮点新发展·企业篇】原标题:中建集团强化科技创新,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引题)自研技术助力工程建造智慧升级(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时斓娜阅读提示近年来,中建集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绿色建筑、智慧建造、建筑工业化三大重点研发方向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运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