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眼下,正值大四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季。一直以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呼声在坊间不绝于耳。诸如“一届不如一届”“毕业论文送掉老师半条命”等,也成为指导老师抱怨学生写作水平、研究能力的情绪化宣泄。 那么,本科毕业论文何以成为一些师生“共同的痛苦”呢?
原标题:本科毕业论文有点“水” 要不要变成可选项?羊城晚报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张梓欣你的毕业论文通过了吗?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季到来,“本科毕业论文到底有没有价值”再度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查重要求太高”“注水过多”“数据难找”……桩桩件件都让毕业生深感被动和头疼。
作为法学院民商法专业本科毕业生,苏正民的毕业论文写的是《论志愿服务的政府责任及其立法规范》。在这篇2.5万余字的论文中,他在致谢部分用了6000多字回顾了自己虽“坎坷崎岖”但“充满了光亮和希望”的求学之路,并对65位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一一感谢。
“拜恩师情,忆同窗谊,论文已成,感激不尽,吾有三谢,斗胆记之…张睿男称,自己从小就喜欢阅读文言文类书籍,大学期间他也把这一爱好坚持了下来,“我最喜欢的一部文集是《诗经》,这次的致谢词有很多词句都是化用《诗经》中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