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凯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8月18日,《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通勤问题日益凸显,因此,该报告背后的城市交通建设、职住现状、路权优先级等问题备受关注。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高金花 实习生 黄小燕) 广州拉开继亚运后的第二轮“治水”大幕,昨日,市水务局发布《广州市流域综合规划(2010~2030)规划文本》(以下简称“规划文本”)公开征求意见。到2030年,广州将分3个阶段在防洪、排涝、河涌治污等多方面发力治水。
如果今夏遇到急暴雨,如何规范城镇内涝治理,有效防范应对内涝灾害呢?近日,作为安徽省地方新标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标准》已经在5月份汛期到来前开始施行。易涝点通过综合措施进行整治一般来说,安徽每年的入汛时间是5-9月,6-8月是主汛期。
Zhou Z, Smith J A, Yang L, et al. The complexities of urban flood response: flood frequency analyses for the Charlotte metropolitan region.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2017, 53: 7401-7425.
3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西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出台这一方案,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省住建厅关于城市内涝治理有关要求,解决城市积水问题,确保城市安全。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南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六届〕第十一号《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11月6日由南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于2023年11月23日经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6月30日,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城市内涝治理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至2025年,基本形成绿色源头削峰、灰色过程蓄排、蓝色末端消纳、管理提质增效的现代化内涝治理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建于1974年,运行了44年2018年拆除的白藤大闸经过近两年的重建即将以新容颜亮相作为我市的重点水利项目白藤大闸重建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备受关注小美从区水务局了解到作为我市唯一一座大型水闸白藤大闸重建工程将于今年9月全面完工过去的白藤大闸白藤大闸位于斗门区坭湾门水道和天生河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