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经济地理》2020年第6期,原文21千字。文旅融合作为当前中国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的重要战略理念,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转型发展重要关口,有关文旅产业融合的概念、机理、文旅产业协调关系、状态演化及其动力机制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价值。
《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盘点报告(2022)》发布现场 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供图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年度盘点报告(2022)》(简称《报告》)日前在京正式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1月18日,《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鉴2023卷》在北京发布。书中收录了在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与地区发行的、体现中华文化的数百张邮票。1月18日,《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鉴2023卷》在北京发布。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29日公布,2022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以下简称“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6550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加1698亿元,增长1.0%。其中,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比首次突破30%。
国家统计局今天(29日)发布,2022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超16万亿元,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总体平稳,新业态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资产总量、利润总额、投资规模保持增长。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65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
日前,2021年度《中国文化产业质量发展报告》由全球文化旅游产业与软实力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在沪发布。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质量呈基本满意态势,公共文化服务、疫情文产等获得较高评价,但网络平台的隐私泄露、文化安全、信用水平等成为负面评价项。
论坛上发布了2021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暨近三年总结报告。报告显示,总体排名上,相比去年,2021年各省市总分全国排名呈“十四升九降”变化,排名前十名的省份相对稳定,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稳居前四名。
该报告是自2018年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机构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以来,首次在学术领域对文化和旅游两个领域进行全面系统的盘点分析。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稳健恢复态势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迎来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文化产业总量规模稳步增长,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优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日趋活跃,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在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巩固和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 李静 北京报道2月25日,在《中国经营报》、中经传媒智库举办的“文化新势力与商业新蓝海——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杰发言指出,微短剧的井喷式发展不仅是大众文化数字化转型的产物,更是中国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文化新机
文化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文化繁荣的重要引擎,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转化力、文化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已逐渐转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催生出诸多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品,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人民网记者 宋美琪 唐心怡在故宫博物院小程序里,千年前的《千里江山图》正以8K超高清分辨率徐徐展开;敦煌研究院的“数字藏经洞”项目让观众通过手机即可走进千年佛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新作运用全息投影技术打造出奇幻海底世界……谈及这些文化现象,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产业
乾坤圈锁住了魔性大数据锁住了人心《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观影人次破3亿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突破149亿+!上榜全球影史票房TOP6!截至今天(3月14日)2025年度大盘票房(含预售)突破230亿+!创新高!刷新中国影史年度票房最快破200亿记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