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动说话,不愿意跟别人交流,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世界里”,这是孤独症儿童最常见的表现。通常情况下,这些孩子并不适合在普通学校就读。而为了保障这些孩子能够在适龄时接受教育,特殊教育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3月28日讯(通讯员 曹晗)2023年7月,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儿保科熊启医生的诊室迎来了一位家长,怀抱着1岁7个月的迪迪(化名),迪迪家长告诉熊医生,孩子在生活中偶尔能模仿说“爸爸、妈妈”等称呼语,但不会主动表达,有需求时会拉扯家人,但一般不能手指示意需求
我想说的是,孤独症不是一种障碍,它其实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特质。他们(孤独症人群)是我们中间非常特殊的一群人。相比改变他们,让他们适应社会,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接纳他们,把社会变成一个更适合他们成长的、更友好的环境。
我走过的路说明,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几年里,7岁以前,父母耐下心来陪孩子高质量的成长,孩子会有很大的进步,这条路是行得通的,不要被所谓的需要终身干预打倒了,纵使有很多重度自闭症孩子是需要终身干预的,但是也有很多中度轻度自闭症孩子慢慢会跟旁边的人或者老师学习,并不是需要终身干预。
对于儿子的物理治疗也就止于8岁了,所有能试的都试过了,8岁时智力也就相当于两岁,语言相当于一岁多,直到现在儿子马上14岁了,我接受了儿子语言和智力停滞发育的事实,送他上了特校,平时在家就主要训练他的生活自理为主。
孩子2、3岁左右感觉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爱和他人(包括父母)互动,喜欢自己玩。说话也比较晚,对符号类东西特别感兴趣(如数字、字母、交通标志)。做智力测试不配合的情况下被多个医生建议去特殊培训机构“康复训练”。父母坚持没有采纳。
前段时间,我看过几个新闻,第一,十二岁的孩子连刺母亲十几刀,因为未成年没有判刑,继续上学。第二,自闭症儿童遭到同学和家长的排挤,母亲带着自闭症的孩子跳楼自杀。你们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是我的孩子同班同学是第一种孩子,我会和学校说,要么清退这个孩子,要么我会带我的孩子转学。